永远的光辉——关于比干舆比干精神
商末,紂王荒淫無度、濫施刑戮,國無寧日,民怨鼎沸,商朝政權危在旦夕。而紂王非但不能正視、收斂,反而更加驕奢淫逸、肆暴拒諫——侯被剁為肉醬,鄂侯被殺了做成肉巴,姬昌被關押;紂王之叔箕子被迫装瘋、被遣送服苦役,紂王庶兄微子逃亡他鄉……然而,紂王之叔比干,眼見适一幕幕悲慘的結局却仍屡諫不懼。他仰天長嘆道:“主過臣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決心冒死進諫。于是,他進宫去奉面進諫,不去者三日。紂王惱羞成怒問他:“你心中何以自恃?”比干回答:“修善行仁,以義自恃。”紂王陰沉着臉,狠毒地說:“我聽說聖人之心有七個孔,你該是有的吧!”他殺了比干,還剜出他的心來……
比干的心當然和常人一樣。然而,這颗心却燦爛輝煌,從此耀映中華民族的歷史,永不熄滅。在适颗心的光照下,紂王朝第二年便傾塌了,歷史朝着前方邁進了一步;在這一颗心的光照下,正義與邪惡、進步與谬誤的斗争,每每理直氣壯得多,即使歷經艱難曲折,正義和進步勝利的曙色必然映現在歷史的天空。
關于比干的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章節,當然不是民間傳說。《中國歷史》教科書這樣記述:“商紂不聽任何規勸。他的叔叔比干,為人正直,幾次向他提意见,商紂殘暴地將比于挖心處死”。
比干生于公元前1092年,河南沬邑(朝歌)人。卒于公元前1029年,終年63歲,葬于商都郊區,即汲縣北十有五里,今日的衛輝市。
在河南古殷都,當年比干一連三日强諫不返的“摘星樓”——來世人為懷念比干稱為“摘心臺”,經受三千多年的風雨依然屹立;忠烈場土“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慘也酷也悲也傷也”的楹聯依然字字清晰。在衛輝市城北7公里處有殷太師廟。大廟四周未墙環圍,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大殿正中端坐着殷太師比干的塑像。比干廟后有比干墓。墓碑上有孔子劍刻“殷比干墓”字樣。當年比干之死感天動地,狂風卷土成墓,墓直徑50米.高20米,占地20多畝。土墓周遭鑲砌着長方形的青石碑,刻有宋仁宗、明世宗、清康熙等帝皇蛊赞比干精神的御制詩及歷代名賢的詩章.在衛輝西部太行山山麓的獅豹頭鄉龍卧村,村西老岩绝壁上,依山臨溪有個“長林石室”——當年比干被害后,殘暴的紂王還剖比干次妃胎而视之,下令株連其親属。比干正妃有嫣氏懷孕三個月,恐禍及,携婢女避難于牧野,后來就在這里生下一男孩。因其地泉水淙淙,取名泉。周武王克商后未及下車,派人征得比干的遗腹子,因他生于是林石室,賜姓林,易名堅。這個長林石室約10多平方米,靠内壁是有嫣氏懷抱幼子林堅的塑像。這里的每一塊岩石、每一處古迹都閃爍着比干的赫赫精神,凛凛正氣;适里的每一頁歷史的殘章,都是比干偉大人格的詮釋和見證。
歷史過去了三千多年,比干却仍這樣歷歷在目映現在人們的眼前。比干,是這樣地無可辯駁的偉大和真實。
比干精神必然成為歷代明君賢臣的借鑒。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后,為鼓勵臣民忠于王朝,安定殷商遗民,特地褒獎比干。他派重臣到牧野整修加高比干墓,鑄銅盤銘,記載比干墓的具體方位並褒封比干遗孀,賜姓並封爵比干之子。北魏孝文帝兩次親臨比干墓祭奠,頌揚比干如“堯舜之耿介”,“在殷實為梁楝”。唐太宗東征途經衛輝時,親率文武大臣祭奠比干,追赠比干為“太師”,謐曰“忠烈公”。他寫的《祭比干文》刻石銘記,史稱《貞觀碑》至今猶存。他善于以人為鑒,虚己納諫,因而成為一代英主,為唐朝奠定近三百年之基業。
比干精神也必然要受到歷代名人的衷.心頌揚。孔子說過“殷有三仁焉”,比干為“三仁第一”。屈原、蔡澤、賈誼、東方朔、劉夢熊、沈佺期、李白、孟郊、邵雍、王十朋……自戰國、秦、漢、晉、唐、宋至元、明、清……名人頌比干的詩文難以計數。古往今來,以比干
為典範,敢于堅持真理赴國難者亦不乏兄,屈原、諸葛亮、魏征、岳飛、文天祥、海瑞、林則徐……都是閃耀着比干精神的光輝、名垂青史的代表人物;近代、現當代,以比干為楷模,為人民事業不惜以血薦軒轅者也決非鳳毛麟角。
比干精神激勵和哺育了多少炎黄子孫,成為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寶貴的文化遗產。
但是,不管怎么說,關于比干和比干精神還不能說那么為人們所熟悉、那么深入人心、那么有力地得以弘揚,這原由值得深思。除了宣傳得不够,應該說在于因為學習比干精神特别難,需要具有大無畏的氣魄、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自我犧牲精神。假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明哲保身、阿諛奉承,心心念念只是一己私利,滿腦子都是個人的榮華富貴,又怎能為尋求真理、堅持真理,為民族的利益、人民的事業勇敢斗争直至抛頭顱灑熱血?怕是唱赞歌唯恐不及,可能使上司有所不悦的言語半句也不敢哼。
中華民族畢竟是個優秀的民族。比干精神的光輝終難泯滅。比干精神的光輝必將更加燦爛輝煌。只要人類社會還有谬誤在,就必然有正確的思想和行為與之斗争,這就是比干精神永遠不會消逝的力量。到了共產主義還會有錯誤的思想,還會有落后的行為,就還需要弘揚比干的精神,而不是可以束之高閣。那么,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時代,有多少崭新的課题要探求,有多少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東西要揚弃;一個民族要搏擊、腾飛,必將引起塵埃飛揚,思想解放的江河一瀉千里,也必然會有泥沙泛起,更加真誠地呼唤比干精神就不言而喻了。
不經意間,始于何時,以弘揚比干爱國精神為己任的民間研究組織和機構陸續出現?以探討、傳播比干文化遗產、增强中華民
族凝聚力為宗旨的學術會議接連不斷,有地方性的,也有全省、全國性、甚或國際性的,真令人振奮不已。河南衛輝曾邀請了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四個林氏宗親會800多名代表,舉行了殷比干涎辰3085周年紀念活動。去年,筆者應邀隨南安武榮殷比干文化研究會組織的一個學術團體赴馬來西亞,參加世界林氏宗親第六届懇親會,親身感受到比干爱國精神的偉大感召力,炎黄子孫對于比干爱國精神的虔誠尊崇,受到了教育也受到了鼓舞。這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和聯誼活動。會議在馬來西亞美麗城市檳城的華人大會堂舉行。大會堂莊嚴而具慶典氣氛。會堂正中懸挂着巨幅的比干畫像。會堂内紅燈閃亮、明燭高照、香火缭繞。來自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步入會場時,大鼓吹演奏得威武壯烈,激蕩着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熱腾腾浪濤。祭祖儀式極為隆重肅穆,洋溢着與會者對于比干——這位“萬世諫臣之祖”的衷心崇敬。此刻,我心潮起伏。在冥想中,我仿佛漫步在河南衛辉,在“摘心臺”,我看到那里有光芒四射;在比干廟,我聽到從遼遠的天空傳來震人肺腑的晝外音;在比干墓,孔子劍刻“殷比干墓”,神情專注,鏗然有聲……我聽到了我自己的心跳:作為商紂王的叔叔,比干完全可以平平安安,過他的安樂日子,甚至可以同他的侄兒同流合污為所欲為。然而,他不,他寧可將一颗聖潔的心獻出來,從而使歷史的天平,正義的一方頓時重如泰山……我的思緒伴隨着祭祖的香火飄浮,我的心音融入雄渾的鼓樂。我明白,我在接受一場心靈的洗禮。在隨團參加會議以及歸來后幾次同南安殷比干文化研究會的领導人接觸中,我從這個以珍存着殷比千古像和正印而聞名遐邇的
商末,紂王荒淫無度、濫施刑戮,國無寧日,民怨鼎沸,商朝政權危在旦夕。而紂王非但不能正視、收斂,反而更加驕奢淫逸、肆暴拒諫——侯被剁為肉醬,鄂侯被殺了做成肉巴,姬昌被關押;紂王之叔箕子被迫装瘋、被遣送服苦役,紂王庶兄微子逃亡他鄉……然而,紂王之叔比干,眼見适一幕幕悲慘的結局却仍屡諫不懼。他仰天長嘆道:“主過臣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決心冒死進諫。于是,他進宫去奉面進諫,不去者三日。紂王惱羞成怒問他:“你心中何以自恃?”比干回答:“修善行仁,以義自恃。”紂王陰沉着臉,狠毒地說:“我聽說聖人之心有七個孔,你該是有的吧!”他殺了比干,還剜出他的心來……
比干的心當然和常人一樣。然而,這颗心却燦爛輝煌,從此耀映中華民族的歷史,永不熄滅。在适颗心的光照下,紂王朝第二年便傾塌了,歷史朝着前方邁進了一步;在這一颗心的光照下,正義與邪惡、進步與谬誤的斗争,每每理直氣壯得多,即使歷經艱難曲折,正義和進步勝利的曙色必然映現在歷史的天空。
關于比干的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章節,當然不是民間傳說。《中國歷史》教科書這樣記述:“商紂不聽任何規勸。他的叔叔比干,為人正直,幾次向他提意见,商紂殘暴地將比于挖心處死”。
比干生于公元前1092年,河南沬邑(朝歌)人。卒于公元前1029年,終年63歲,葬于商都郊區,即汲縣北十有五里,今日的衛輝市。
在河南古殷都,當年比干一連三日强諫不返的“摘星樓”——來世人為懷念比干稱為“摘心臺”,經受三千多年的風雨依然屹立;忠烈場土“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慘也酷也悲也傷也”的楹聯依然字字清晰。在衛輝市城北7公里處有殷太師廟。大廟四周未墙環圍,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大殿正中端坐着殷太師比干的塑像。比干廟后有比干墓。墓碑上有孔子劍刻“殷比干墓”字樣。當年比干之死感天動地,狂風卷土成墓,墓直徑50米.高20米,占地20多畝。土墓周遭鑲砌着長方形的青石碑,刻有宋仁宗、明世宗、清康熙等帝皇蛊赞比干精神的御制詩及歷代名賢的詩章.在衛輝西部太行山山麓的獅豹頭鄉龍卧村,村西老岩绝壁上,依山臨溪有個“長林石室”——當年比干被害后,殘暴的紂王還剖比干次妃胎而视之,下令株連其親属。比干正妃有嫣氏懷孕三個月,恐禍及,携婢女避難于牧野,后來就在這里生下一男孩。因其地泉水淙淙,取名泉。周武王克商后未及下車,派人征得比干的遗腹子,因他生于是林石室,賜姓林,易名堅。這個長林石室約10多平方米,靠内壁是有嫣氏懷抱幼子林堅的塑像。這里的每一塊岩石、每一處古迹都閃爍着比干的赫赫精神,凛凛正氣;适里的每一頁歷史的殘章,都是比干偉大人格的詮釋和見證。
歷史過去了三千多年,比干却仍這樣歷歷在目映現在人們的眼前。比干,是這樣地無可辯駁的偉大和真實。
比干精神必然成為歷代明君賢臣的借鑒。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后,為鼓勵臣民忠于王朝,安定殷商遗民,特地褒獎比干。他派重臣到牧野整修加高比干墓,鑄銅盤銘,記載比干墓的具體方位並褒封比干遗孀,賜姓並封爵比干之子。北魏孝文帝兩次親臨比干墓祭奠,頌揚比干如“堯舜之耿介”,“在殷實為梁楝”。唐太宗東征途經衛輝時,親率文武大臣祭奠比干,追赠比干為“太師”,謐曰“忠烈公”。他寫的《祭比干文》刻石銘記,史稱《貞觀碑》至今猶存。他善于以人為鑒,虚己納諫,因而成為一代英主,為唐朝奠定近三百年之基業。
比干精神也必然要受到歷代名人的衷.心頌揚。孔子說過“殷有三仁焉”,比干為“三仁第一”。屈原、蔡澤、賈誼、東方朔、劉夢熊、沈佺期、李白、孟郊、邵雍、王十朋……自戰國、秦、漢、晉、唐、宋至元、明、清……名人頌比干的詩文難以計數。古往今來,以比干
為典範,敢于堅持真理赴國難者亦不乏兄,屈原、諸葛亮、魏征、岳飛、文天祥、海瑞、林則徐……都是閃耀着比干精神的光輝、名垂青史的代表人物;近代、現當代,以比干為楷模,為人民事業不惜以血薦軒轅者也決非鳳毛麟角。
比干精神激勵和哺育了多少炎黄子孫,成為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寶貴的文化遗產。
但是,不管怎么說,關于比干和比干精神還不能說那么為人們所熟悉、那么深入人心、那么有力地得以弘揚,這原由值得深思。除了宣傳得不够,應該說在于因為學習比干精神特别難,需要具有大無畏的氣魄、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自我犧牲精神。假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明哲保身、阿諛奉承,心心念念只是一己私利,滿腦子都是個人的榮華富貴,又怎能為尋求真理、堅持真理,為民族的利益、人民的事業勇敢斗争直至抛頭顱灑熱血?怕是唱赞歌唯恐不及,可能使上司有所不悦的言語半句也不敢哼。
中華民族畢竟是個優秀的民族。比干精神的光輝終難泯滅。比干精神的光輝必將更加燦爛輝煌。只要人類社會還有谬誤在,就必然有正確的思想和行為與之斗争,這就是比干精神永遠不會消逝的力量。到了共產主義還會有錯誤的思想,還會有落后的行為,就還需要弘揚比干的精神,而不是可以束之高閣。那么,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時代,有多少崭新的課题要探求,有多少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東西要揚弃;一個民族要搏擊、腾飛,必將引起塵埃飛揚,思想解放的江河一瀉千里,也必然會有泥沙泛起,更加真誠地呼唤比干精神就不言而喻了。
不經意間,始于何時,以弘揚比干爱國精神為己任的民間研究組織和機構陸續出現?以探討、傳播比干文化遗產、增强中華民
族凝聚力為宗旨的學術會議接連不斷,有地方性的,也有全省、全國性、甚或國際性的,真令人振奮不已。河南衛輝曾邀請了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四個林氏宗親會800多名代表,舉行了殷比干涎辰3085周年紀念活動。去年,筆者應邀隨南安武榮殷比干文化研究會組織的一個學術團體赴馬來西亞,參加世界林氏宗親第六届懇親會,親身感受到比干爱國精神的偉大感召力,炎黄子孫對于比干爱國精神的虔誠尊崇,受到了教育也受到了鼓舞。這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和聯誼活動。會議在馬來西亞美麗城市檳城的華人大會堂舉行。大會堂莊嚴而具慶典氣氛。會堂正中懸挂着巨幅的比干畫像。會堂内紅燈閃亮、明燭高照、香火缭繞。來自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步入會場時,大鼓吹演奏得威武壯烈,激蕩着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熱腾腾浪濤。祭祖儀式極為隆重肅穆,洋溢着與會者對于比干——這位“萬世諫臣之祖”的衷心崇敬。此刻,我心潮起伏。在冥想中,我仿佛漫步在河南衛辉,在“摘心臺”,我看到那里有光芒四射;在比干廟,我聽到從遼遠的天空傳來震人肺腑的晝外音;在比干墓,孔子劍刻“殷比干墓”,神情專注,鏗然有聲……我聽到了我自己的心跳:作為商紂王的叔叔,比干完全可以平平安安,過他的安樂日子,甚至可以同他的侄兒同流合污為所欲為。然而,他不,他寧可將一颗聖潔的心獻出來,從而使歷史的天平,正義的一方頓時重如泰山……我的思緒伴隨着祭祖的香火飄浮,我的心音融入雄渾的鼓樂。我明白,我在接受一場心靈的洗禮。在隨團參加會議以及歸來后幾次同南安殷比干文化研究會的领導人接觸中,我從這個以珍存着殷比千古像和正印而聞名遐邇的南安官橋内厝的比干文化研究組織身上,看
到了比干精神的巨大影響力和凝聚力。由于他們的幫助,我得以不斷汲取比干精神的養分,增長了歷史文化知識。
關于比干和比干精神,引發我們思緒的實在不少。譬喻,可以斷言,封建王朝已一去不復退,像紂王那樣荒淫、殘暴的統治者,在中國歷史舞臺土決不可能再出現。 然而,霸道、家長式的、缺乏民主作風的長官;腐敗、以權謀私、千方百計聚斂錢財,過着糜爛生活的领導人,却不能說是绝無僅有。也可以斷言,向各級领導的錯誤提出批評甚至斗争,決不會遭受像比干那樣的殘酷的殺戮或迫害。應該說,社會主義法制正在不斷走向健全,我們的黨和各级政府的领導干部绝大多數是人民的公僕,他們是能够虚心聽取各種批評意見的。毛澤東同志曾多次說過,好話壞話都要聽。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包括反對過自己反對錯了的人。我們黨清除腐敗等黨内一切不良作風是堅定不移的,對于一切同腐敗作風作斗争的黨員和群衆是堅決支持的。然而,丢鳥紗帽、穿小鞋,受到侮辱或迫害還是可能發生的,有時,甚至相當嚴重。那么,你學習比干精神是停留在口頭上還是真正付諸行動?無數的宣言或豪言壯語不如一次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向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提出批評、進行斗争的實際行動。假若有更多的人做到這一點,更可以斷言,我們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一定能够更快發展,一定能够更加蒸蒸日上。反之,則要缓慢得多。一個錯誤的決策、行為有時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待到造成慘重的损失(甚至以完全失敗為代價)才得到纠正。
我思索着,思索着。我在思索之余,每每眼前閃耀出一種光輝。這種光輝像閃電,在迷雾或烏雲中閃現,令迷雾和烏雲遁逃;這種光輝有時像曙光,經過暗夜,它閃現在黎明.並且越來越明亮,越來越輝煌。我在思索之余.有時聽到一種聲音,它激越如鼙鼓,震聾發聩,令人振奮。我想,這是比干那一顆被暴君剜割得流血的心,囚聖潔和正義而明亮,閃射着永遠的光輝。它不會熄滅。如同鼙鼓的聲音是比干不死的心在有力地跳動,三千多年未曾停息,永遠不會停息。
(作者系泉州市文聯副主席)
上一篇:迎香港回归诗词17首
下一篇:继承正直之道 发扬忠勇之操——论弘扬比干精神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