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珠率藤牌兵抗俄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俄羅斯伊凡四世自1547年加冕自稱沙皇后,對内進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權,對外進行擴張。羅曼諾夫王朝,繼承伊凡四世的對外擴張政策。1643年(崇禎十六年)冬,沙俄第一批速征軍132人,在波雅科夫率領下竄入黑龍江流域。他們到處燒殺搶掠,遭到我國居民的强烈反抗。1653年,沙俄另一支來自葉尼塞斯克的侵略軍,入侵黑龍江,在中國的雅克薩、尼布楚兩城建立基地。清政府多次颁書勸阻無效。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聖祖命令都統彭春、副都統郎坦和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水陸兩軍開往雅克薩,又命“福建投誠善用藤牌官兵,現在八旗及安插山東、山西、河南者五百人”①,組成抗俄勁旅。這次調用福建藤牌兵,是林興珠舉薦的結果。
    林興珠,原名興朱、進周,字而梁,永春升平里(今莲壺鎮)人。生于崇禎元年(1628年)。  少年時為富家牧牛,長大后以屠宰為棠。順治六年(1649年),隨叔父日勝響應鄭成功號召,“聚聚數千,據馬跳、帽頂諸砦”以抗清,鄭成功授日勝為伯爵。順治十三年(1656年)夏,日勝為安溪李日燝(李光地伯父)所敗,乃率其衆投誠。清廷以興珠有功授福寧總兵,尋左遷副將,調辰州,屢立奇功②。“三藩”之亂時,吴三桂“陷辰州,興珠降附”③。在清朝政府勸降政策的感召下,興珠軍再歸清朝。囚平定吴三桂叛亂獻策立功,“授建義將軍,封建義侯。從平雲貴,授鑾儀衛鑾儀使,著籍鑲黄旗”。④
    康熙二十三年(1684)聖祖在北京景山召見建義侯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向所以御之者”時,興珠曰:“有滚牌,臣家有其器”。上立命取至,曰“你家有能用此牌之人否”?興珠原是藤牌兵能手,今己年老,乃召集家人六人,在聖祖“御前表演藤牌武技,深受赏識”⑤。  于是聖祖決定組成一支福建藤牌兵,由鑾儀使林興珠和臺灣投誠左都督何
佑帶领前往雅克薩參戰。⑥
    聖祖囚興珠已年老,出發時諭彭春等人應“善视之”。退對彭說:“興珠老將知兵,宜聽其方略,以時進取。邊地早寒,不宜久駐。林侯南人,且老,不能寒,城克令其先歸。”⑦)
    為了保證适支藤牌兵按時到達,康熙帝命今兵部派遣馬隊把他們送到前线。同時指出:“遞解藤牌關系緊要,爾部(工部)派賢能官一員送至盛京,蛊京工部派賢能官送至烏喇(吉林)”⑧。上述種種,說明聖祖對藤牌兵在抗擊沙俄侵略軍的作用高度重视。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彭春领鐵騎三千,為陸路將軍,由齊齊哈爾出發;林興珠领藤牌四百,為水路將軍,從淞花江迪黑龍江而上。兩軍水陸並進雅克薩城。在城郊執羅刹(即俄羅斯)數人,訊問城中情况。其時被執之羅刹有一人逃逸,興珠當即建議:“宜亟進矣,掩其不備而圍之,令其在外者不得入,在内者不得出。  少遲,聚合,不可當也”。彭春采納了興珠的建議,揮師急進,五月二十二日抵雅克薩城下。果然,侵略者在城的“四門皆有巨炮,猛烈不可當,然司炮者皆隔于城外,無能施放”⑨,興珠立了一大功。二十三日,清軍攻城未克,圍之,而羅刹援軍己自黑龍江上游乘木筏順流而下。為阻斷敵軍會合,“林侯曰:‘是兵自水來,若使登岸,則不可當;吾以水軍往迎之,皆斃之于江中,大军之圍不可撤也’。则皆令從裸而入水,冒藤于頂,持犏刀以進。羅刹泉見之,騖所未兄,呼曰:‘大帽韃子’。  衆皆在水,火器無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槍矢不能入,以長刃掠牌上,折其腿,皆踣江中,殺傷大半。余衆潰而逸,興珠不喪一人”。打退敵之援兵后,興珠不失時機,“令三十五百人,人取草一束,堆城下,不下,即火之”。俄軍不肯投降,城下燃起熊熊烈火,敵军傷亡慘重,走投無路。“城中呼號,請降而出”o。發誓“永不再來”。清军受降后,決定拆毁雅克薩城防工事,回軍瑷琿。
    但是,沙俄侵略者不守信義,在清軍離開雅克薩后不久,又卷土重來,重建城堡,企圖長期占據,清朝政府不得不再次出兵。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令將軍薩布素等……止率所部二个人攻取雅克薩城,並量選候補官員及見在八旗漢軍内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今侯林興珠率往”。隨后,為了加強军事力量,“再選藤牌兵百人付班達爾沙、郎坦率往”⑾。  第二次雅克薩戰争從當年五月底清軍抵達開始,到七月初侵略者全部被圍困在城内為止,進行了兩個多月。興珠率领的藤牌兵,為了攻占城南的一座土阜,派郎談率领“藤牌軍绿旗官楊士茂等,往取其城南土阜,遇敵伏兵,又大敗之”⑿。  在敗局已定的情况下,俄國政府不得不于九月遣使到北京求和,接受清政府的建議,舉行中俄東段邊界談判,于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1689年1月),正式簽定劃定邊界的《尼布楚條約》⒀。
    在雅克薩之戰后10年,林興珠以“老驥伏榧,志在千里”的雄心,繼績參加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
    康熙二十九(1690年)六月,噶爾丹在沙俄支持下,率兵兩萬多人,發動叛亂,其兵鋒侵犯到内蒙古烏蘭布通地區。聖祖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對噶爾丹叛亂采取了果斷的平叛措施,于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親自帶兵,轉戰大漠南北。林興珠也率领福建藤牌兵隨從聖祖征戰。“兵至克魯倫河與敵遇,突其駱駝陣,大敗之于鳥蘭布通退”“⒁。噶爾丹被迫“盡弃廬帳、器械,乘夜逃去”⒂。隨后,噶爾丹軍隊在昭木多與清军相遇,又率领軍隊萬余人向清軍進攻,清軍“據險俯擊,弩銑迭發,藤牌繼之,每進輒以馬木列前自固”⒃,終于打敗了噶爾丹軍隊,在昭莫多取得平叛戰争的決定性勝利。林興珠所率领的藤牌兵,又為保衛祖國西北疆域立下了一大功。
    林興珠出身于農村,經受貧困生活折磨。長大后就一直在戎旅中生活。在沙俄向中國擴張、大敵當前時,他能堅決響應征召,率领藤牌兵參加雅克薩之戰,在阻止沙俄向中國擴張斗争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嗣后,林興珠又帶领福建藤牌兵。參加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戰功顯著.适支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异軍突起的藤牌兵,為了保衛祖國神聖领土做出了寶贵貢獻。林興珠在中華民族反對沙俄侵略的斗争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本文作者:張家瑜系泉州師寡副教授;潘啟围系永春五中歷史教研組長)注:
    ①、⑩何秋濤《朔方備乘》卷首七《平定羅刹方略三》和卷首一《聖訓訓》。
    ②、⒁以上均引自《永春縣志》卷十八《列傳》。
    ③、⑤、⑦、⑩劉獻廷《廣陽雜記》2頁、84—87頁和卷
    ④《清史稿》《聖祖本紀》(二)。
    ⑥、⑧何秋濤《朔方備乘》卷首六《平定羅刹方略二》
    ⑨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編《十七世紀俄中關系》卷二,附錄《平定羅刹方略》。
    ⑩《八旗通志初集》卷一百五十三,《名臣列傳十三》。
    ⑩《十七世紀俄中關系》卷二,附錄《郎談傳》。
    ⑩温達《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二。
    ⑩魏源《聖武記》卷三《康熙親征準噶爾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
(作者:家瑜 启国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藤牌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