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國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林文英(1873一1914)  泰國歸匿烈士。字格蘭。生于泰國。祖籍海南文昌。1903年,到日本政法大學讀書,加人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武昌起義以前,隨孫中山到越南、新加坡、泰國各地,向華僑宣傳革命,并參加了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和黄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后,回海南组織中國國民黨支部,創辦《瓊島日報》任總编輯,宣傳愛國和共和思想。經孫中山推薦,于1913年被選為國會眾議員。袁世凱篡政后參加討袁斗争。1914年3月27日,袁世凱授意廣東軍閥將其逮捕,隨即秘密槍决。1919年孫中山親題墓碑:“烈士林文英之墓”。

    林啟武(1907一)  泰國歸僑體育科學家。祖籍廣東惠陽,生于泰國叻丕:幼年在當地受華文教育。1923年回國升學,1931年畢業于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8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體育碩士學位。后返回燕京大學任教。195年起任北京大學體育教授。1957年率中國羽毛球隊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同年獲國家體委授予羽毛球、田徑、跳水三項運動國家裁判稱號。1958年向中國體育界首次介紹國際射箭技術和規則。1978年將《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競賽規則》首次譯成中文。1986年獲國家體委授予發展國家羽毛球運動有功人員榮譽獎,并獲國際羽聯授予發展世界羽毛球運動作出貢獻獎狀。1987年又獲國家體委授予為國家體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體育運動一級獎章。曾任全國體育總會委員、全國羽毛球協會副主席等。著有《羽毛球練習法》、《羽毛球裁判法》等。

    林來榮(1909一)  泰國著名實業家、泰華社會活動家。祖籍廣東潮陽縣,少年時期離鄉到泰國繼承父業,從事裝卸運輸。50年代開始兼營工商業,逐步發展成為泰華實業家。主要經營曼谷亞洲纖维織布廠、成衣廠和密士中汽車輪胎廠。擔任曼谷臺灣世華聯商業銀行、京都萬物泰記有限公司、沙合甘碼功吉有限公司和世界日報的董事長。
    林來榮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從1962年起,極力參予并墊出巨款在曼谷乍能那空路購下一片地,组織建造泰國林氏宗親總會大祠堂,倡導華人社會大團结,為促進泰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獲得當地政府的好評。來榮關懷家鄉教育事業,1989年,與其他旅外僑胞一道,捐資興建束湖學校。由于林來榮對泰國華僑社會的卓越貢獻,被推舉為泰國潮陽同鄉會理事長、泰國林氏宗親總會永遠會長,世界林氏宗親總會副會長。

    林炳南(1926一)  泰國工商、金融界巨子,泰華社會著名活動家。祖籍廣東潮陽縣峽山鎮仙港鄉。14歲離鄉背井,單槍匹馬赴泰國。初在電器店當學徒,抗日戰争勝利后經營五金和建築業,并與金融界前輩陳弼臣先生等,以五洲聯合有限公司名義承包泰國各府自來水工程。繼之,經營盤谷銀行七處分行之辦房業務,躋身于金融界。經過半個世紀多的艱苦奮斗,事業卓有成就,成為華人社會佼佼者。炳南一貫樂善好施,泰國潮州會館建新館,他捐資50萬銖;林氏宗親總會籌獎學金,他捐獻100萬銖。他還成立“林炳南慈善基金會”,任泰國红十字會、曼谷華僑醫院、孤兒院的贊助人。為表彰林炳南的貢獻,泰皇親自给他頒發紀念章。他還積極與中國發展貿易關系,多次應邀訪華。并多次率團拜謁河南比干陵與泉州閩林始祖一一晋安郡王陵。曾任泰國林氏宗親總會第九、十届理事長。

    林建明(1932一)  出生于廣東揭陽縣霖盤區束洲鄉。少年時就讀于揭陽一中,擅長繪畫和圖案設計。旅泰后曾在藥行工作。23歲時從事繪畫事業,檳城印染有限公司,不斷擴大實業。現任玲里沙房地產有限公司、檳城印染廠有限公司、披那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對泰國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貢獻,榮獲泰皇御賜二等皇冠勛章他熱愛家鄉,1985年捐資舉辦束洲鄉福利事業。現任暹羅揭陽會館理事長、泰國林氏宗親總會理事長等職。  

    林光輝(1932一)  泰國華人作家、翻譯家。祖籍廣東澄海,生于泰國佛丕府。小學畢業后,在夜校進修2年,靠自學考獲華文師資文憑。后在泰國各地執教1O余年,后擔任色基學校校長。對文藝創作和翻譯泰國名家作品頗感興趣,辭去教職后,從事新聞工作。泰譯華著作有:《泰國名家短篇小說集》、《泰國民間故事》(3册)、《魔鬼》、《諾帕蓬與姬樂蒂》、《泰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泰國十三府》、《泰王庇蔭下的華人二百年》、《踏訪龍的國土》(詩琳通公著,與張仲木、林長茂、韓江合譯)、《泰國大觀》等。華譯泰著作有:《座山成之家》、《滅亡》等。為中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擔任京華銀行經濟研究组兼華人事務公共關系主任,《中華日報》經濟版采訪主任、“泰國風物”编輯、“旅游”版编輯,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系亞洲研究所中國問題研究員等。

    林長茂(1938一)  泰國華人律師、學者。祖籍廣東潮州,生于泰國佛丕府。曾就讀于光中學校,畢業后再補習華文,考取教育部華文師資文憑。執教三數年后,考入朱拉隆功大學法律系,畢業后執律師業。50年代末以孔宣、陳珊等筆名為《曼谷新聞》周刊撰寫雜文和短篇小說。70年代,任《東南日報》、《新中原報》副采訪主任,《中華日報》副總编輯。后任陳貞煜楚材嘉誠法律事務所律師,并任多種社會職務:泰國總理府泰國歷史整理委員會委員,中泰關系史料研究委員會主席,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常務理事暨中國問題研究组组長,泰國研究學會理事兼法律顧問.泰華寫作人協會首届副會長。利用業余時間研究泰國歷史和中泰關系史,將有關中泰關系的學術論文譯成泰文,并泰文撰寫《吞武里王朝時期的中泰質系》、《暹是否素可泰》等歷史論文。

    林運熙(1950一)  泰國華人漠學家、翻譯家。宇耀宗,生于泰國素攀府:素攀府中學畢業后考入詩麟卡琳娜師範大學文學院,獲碩士學位。后任教于素攀府甘素色沙萊學校。研究中國文多年,對中國語言文學、歷史、風俗文化等方面研究頗深。已出版專著《詩一一中國的生命之歌》、《中國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譯著有《中國歷代笑話選》、《孔子論語》、《西漢演義》、《儒林外史》、《周易》和《孫子》等。
   
(作者:比干文研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