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赞英才
吾林自得姓以来,传承比干公忠烈精神,忠心报国,故英才辈出,受到历代帝王赞扬。北宋仁宗皇帝御制诗赞林姓:“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又赞扬林姓“三仁而下爵王公”。明世宗皇帝御制诗称,“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清圣祖为林姓宗谱御题则称赞林姓“百千进士三鼎甲”,“十二宰相五封侯”。许多族亲来函建议将吾林杰出英才专题辑录,现据资料汇总如下:
三封公爵
忠烈公比干商朝少师。唐太宗赠太师,谥“忠烈公”。
博陵公林坚名泉,字长思,殷少师比干公遗腹子。武王克商后被召见,赐姓林,拜为大夫,食采清河,继而命为三监,移封博陵公。长子林载,字元超,袭封博陵公,领二百四十国。坚公嫡传,在西周时,世代袭公爵。
忠节公林八及邵州刺史蕴公玄孙,文范长子,仕唐,掌兵权。时朱温权倾朝野,杀害忠良,八及无容身之地,先逃回故里,再从彭城港雅(今属泉州市惠安东岭)渡海飘泊,在新罗国江华湾登陆,栖身平泽。因参与当地开发而从政,屡立功勋。卒谥忠节公,后裔播于汉城、镇川、扶安、安东、庆州和釜山等地,称东海林氏。传41世,人口一百余万人。
六封王
楚王林士弘公于隋大业十二年与操师乞起义,攻占豫章。师乞战死后,他领起义军大败隋军于鄱阳,杀隋将刘子翊,旋在虔州称帝,国号楚,建元太平。
晋安郡王林禄字世荫,西晋建兴五年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明帝太宁三年奉敕守晋安郡。咸和二年,平苏峻、祖约之乱建立功勋。卒后追封为晋安郡王。
求王林凤祥广西武鸣人,太平天国将军。1853年3月率部克攻南京。翌年10月率部北伐,以功封靖胡侯。1855年3月因孤军北伐被俘,壮烈就义。洪秀全追封为求王。
勤王林启容广西人,从洪秀全起义,屡立战功,封贞天侯。1858年5月,在九江保卫战中壮烈牺牲,追封为勤王。
章王林绍璋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历任监军。太平军攻江苏六合,诸军俱败,唯其军独还,升春官兼副丞相,1860年封章王。天京失陷护幼主外逃,力战牺牲。
烈王林俊永春人,领导红线会在德化起义。1857年,石达开郭万淙部人顺昌,公率部迎太平军。翌年在光泽仁寿桥遭团练袭击,负伤战死。洪秀全追封为烈王。
勤王林启容广西人,从洪秀全起义,屡立战功,封贞天侯。1858年5月,在九江保卫战中壮烈牺牲,追封为勤王。
章王林绍璋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历任监军。太平军攻江苏六合,诸军俱败,唯其军独还,升春官兼副丞相,1860年封章王。天京失陷护幼主外逃,力战牺牲。
烈王林俊永春人,领导红线会在德化起义。1857年,石达开郭万淙部人顺昌,公率部迎太平军。翌年在光泽仁寿桥遭团练袭击,负伤战死。洪秀全追封为烈王。
六封侯
长山侯林放公字子丘,孔门弟子,好学,问礼之本,孔子称之。周敬王时为大夫。汉、魏、两晋均尊为名贤。唐玄宗赐号西河伯,宋高宗加封为长山侯,从祀孔庙列东庑第二位。
平棘侯林挚公字伯勇,从刘邦起兵,斩章邯,屡建功勋。汉高祖七年封平棘侯。
万户侯林恂 东汉大将军。
南平侯林景公名仁翰,字明辙。东晋成帝咸和五年授通直郎,后从朱宝平南有功,封南平侯。
开国侯林缓公字义和,东晋永和二年从桓温人蜀灭成汉,授远略将军。永和十一年从桓温破姚襄,收复洛阳,威震中原,封开国候。
建义侯林侯名兴珠,福建省永春县升平里人。生于明崇祯元年,乃唐九牧雷州刺史林迈之苗裔。清顺治十三年授福宁总兵。因平定吴三桂叛变献策有功,授建义将军,封建义侯。康熙廿五年,彭春率兵抗俄,兴珠领藤牌兵四百,在雅克萨城大胜俄军。俄军走投无路而请降,发誓“永不再来”。翌年,沙俄不守信义,卷土重来。兴珠领藤牌兵再次大败俄军,逼使沙俄遣使到北京求和。兴珠的藤牌兵在中华民族反对沙俄侵略者的斗争做出巨大贡献。
九宰相
赵国相国林皋字伯闻,初仕周,后任赵相。生九子俱登膴士,誉为九龙。国人称皋公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
隋右丞林茂公字汝盛,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任右丞。从晋安迁莆田尊贤里北螺村,为莆田林之基祖。
北京同知枢密院林希(1035-1101)字子中,福清人。宋仁宗嘉祜二年丁酉 进士,任泾县主簿,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迁礼部郎中。元丰六年,奉诏撰《两朝宝训》。哲宗元祜初年,历秘书少监,进中书舍人。因遭言官议论,以集贤殿修撰知苏州,又历任宣州、湖州、润州、杭州、毫州、知州,加天章阁待制。绍圣初年,进宝文阁直学士。任职期间修《神宗实录》。哲宗朝,升任礼部、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擢同知枢密院。徽宗朝,上河东边计三策。不久卒,年67岁。追赠资政殿学士,谥日文节。
宋尚书左仆射林特字士奇。少时聪颖慧悟,10岁时,拜谒南唐李璟,献上所写文章。李璟命他作诗赋。林特一会儿便成,被授为兰台校书郎。赵宋平江南后,林特归宋,被任为长葛县蔚,后改遂州录事参军。太宗朝,吕蒙正荐他为判三司户部勾院。累迁员外郎、户部副使,诏赴内朝。其后,迁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等职。宋仁宗朝,林特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其后以户部尚书进尚书都省。林特体质赢弱, 得病后五日而卒。赠尚书左仆射,太后特派人参加了他的祭奠。
宋同知枢密院林摅字彦振,福州人,后徙苏州。其父林邵曾为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荫致敕令检讨官迁右司员外郎,擢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不久特命翰林学士。当时宋朝多次夺回西夏土地,夏求援于辽,辽向宋问罪。林摅使辽以平息祸端。 人见辽主时,历数夏人的罪过,辽人没料到宋使者敢于说话,君臣不知所措。林摅告 别时,辽人让他附奏,归还宋朝在夏地所筑城栅。林摅答语不逊,辽人大怒,断绝他
所住客馆水食,折磨三天后才放他归宋。林摅复命,有人说他惹怒北国而生事端。徽: 宗仍任其为礼部尚书。不久辽使来宋抗议林摅的行为,朝廷出林摅为颖州知州。旋召为开封尹。后又任兵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尚书左丞。后拜端明殿学士,再加观文殿学士。后因遭言官弹劾,罢职还姑苏病卒,时年59岁。徽宗念其多次出使,赠开 府仪同三司。
宋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 字和叔,婺州永康人。举绍兴三十年进士,后任太常寺簿等职。光宗即位后,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宁宗即位,由赣州还京,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寻兼侍讲,知阁门事。时韩侘胄专权,吏部侍郎彭龟年抗论佗胄被 降职。大中上书鸣不平,不为朝廷采纳。改吏部侍郎,以焕章阁待制知庆元府。城 民田,潮湿不可耕,大中捐公钱整治,民得其利,民情遂安。韩佗胄同党构罪诬害,大 中被罢职,在家闲居十二年,未尝把得失放在心上。侘胄北伐失败.金人追究责任。 皇帝召见大中,试吏部尚书,要求朝廷为受迫害的吕祖谦、彭龟年、朱熹等人平反昭 雪。大中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初年,兼太子宾客,时大中早已年过古稀,即乞身而退。旋卒,享年78岁。赠资政殿学士,谥正惠。
宋参知政事林安宅福建侯官人。宋高宗绍兴进士,曾任新昌知县、户部郎中 等职。孝宗即位后,擢右司郎中、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兼权参加政事。为人刚毅有守,直谅多闻,凛然立朝,有古诤臣之直敏,在从政方面为当时良吏之师。
宋尚书左仆射林特字士奇。少时聪颖慧悟,10岁时,拜谒南唐李璟,献上所写文章。李璟命他作诗赋。林特一会儿便成,被授为兰台校书郎。赵宋平江南后,林特归宋,被任为长葛县蔚,后改遂州录事参军。太宗朝,吕蒙正荐他为判三司户部勾院。累迁员外郎、户部副使,诏赴内朝。其后,迁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等职。宋仁宗朝,林特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其后以户部尚书进尚书都省。林特体质赢弱, 得病后五日而卒。赠尚书左仆射,太后特派人参加了他的祭奠。
宋同知枢密院林摅字彦振,福州人,后徙苏州。其父林邵曾为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荫致敕令检讨官迁右司员外郎,擢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不久特命翰林学士。当时宋朝多次夺回西夏土地,夏求援于辽,辽向宋问罪。林摅使辽以平息祸端。 人见辽主时,历数夏人的罪过,辽人没料到宋使者敢于说话,君臣不知所措。林摅告 别时,辽人让他附奏,归还宋朝在夏地所筑城栅。林摅答语不逊,辽人大怒,断绝他
所住客馆水食,折磨三天后才放他归宋。林摅复命,有人说他惹怒北国而生事端。徽: 宗仍任其为礼部尚书。不久辽使来宋抗议林摅的行为,朝廷出林摅为颖州知州。旋召为开封尹。后又任兵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尚书左丞。后拜端明殿学士,再加观文殿学士。后因遭言官弹劾,罢职还姑苏病卒,时年59岁。徽宗念其多次出使,赠开 府仪同三司。
宋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 字和叔,婺州永康人。举绍兴三十年进士,后任太常寺簿等职。光宗即位后,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宁宗即位,由赣州还京,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寻兼侍讲,知阁门事。时韩侘胄专权,吏部侍郎彭龟年抗论佗胄被 降职。大中上书鸣不平,不为朝廷采纳。改吏部侍郎,以焕章阁待制知庆元府。城 民田,潮湿不可耕,大中捐公钱整治,民得其利,民情遂安。韩佗胄同党构罪诬害,大 中被罢职,在家闲居十二年,未尝把得失放在心上。侘胄北伐失败.金人追究责任。 皇帝召见大中,试吏部尚书,要求朝廷为受迫害的吕祖谦、彭龟年、朱熹等人平反昭 雪。大中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初年,兼太子宾客,时大中早已年过古稀,即乞身而退。旋卒,享年78岁。赠资政殿学士,谥正惠。
宋参知政事林安宅福建侯官人。宋高宗绍兴进士,曾任新昌知县、户部郎中 等职。孝宗即位后,擢右司郎中、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兼权参加政事。为人刚毅有守,直谅多闻,凛然立朝,有古诤臣之直敏,在从政方面为当时良吏之师。
宋签书枢密院事林略字孔英,浙江永嘉人。少力学,宋宁宗庆元五年登第,历绕州大宁监教授,辟干办四川茶马司。崔与之为蜀师,认为林略为台阁之选,遂荐为博士,被召为太府卿。时相乔行简又荐之,除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嘉熙三年(1239年)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曾对理宗说:“虚心为从谏之本,人谏为求治之本”。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明奉诏入阁林欲楫公字仕济,欲栋之弟,万历进士。历左中允、右谕德,晋礼部侍郎。思宗立,擢任礼部尚书。唐王即位福州,奉诏人阁,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明奉诏入阁林欲楫公字仕济,欲栋之弟,万历进士。历左中允、右谕德,晋礼部侍郎。思宗立,擢任礼部尚书。唐王即位福州,奉诏人阁,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九将军
东晋直威将军林景 闽林二世,禄公之长子。
东晋武威将军林暹 闽林二世,禄公之次子。
东晋远略将军林缓闽林三世,景公之长子。
东晋散骑将军林详 闽林三世,景公之次子。
齐右殿将军林萧史 闽林七世,遂之公之长子。
齐右殿将军林安仁 闽林七世,遂之公之三子。
梁安远将军林玉童 闽林八世,逐民公之长子。
梁征北将军林玉器 闽林八世,逐民公之四子。
梁西平将军林玉象 闽林八世,逐民公之六子。
十五贤杰
六师统帅林材公字显仕,周平王时任司马右将军,总六师护平王东迁洛阳。
太子太傅林尊公字长宾,汉宣帝时为博士,以尚书论石渠。林氏之望益著。
上柱国林披公字茂则,唐天宝+一年明经擢第,历任潭州刺史、康州刺史,有德政,名闻阙下,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生九子,俱登第,官刺史,世称“唐九牧”。唐敬宗宝历元年诏内外长史追显其门。
骠骑兵马司林廷甲 唐僖宗戊戌科登武第。越七年从李克用击黄巢收复长安,以战功授指挥使。光启元年从王绪南下,取洪州、虔州、汀州、克漳州。翌年正月,军至南安,拥王潮为主帅攻泉州,入福州。王潮招徕居民复业,对协力将佐分封土宇。廷甲被封御于晋南海滨之地。唐昭宗景福二年,授骠骑兵马司,镇守南疆。 兵部尚书林瀚字享甫,闽侯人,明成化进士。初任兵部尚书,迁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林庭昂林瀚长子,任工部尚书。
礼部尚书林庭机林瀚九子,任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林燫庭机长子,初任礼部尚书,再任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林烃庭机次子,任工部尚书。
刑部尚书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进士,官刑部员外郎。世宗时迁刑部尚书。朝有大政,俊必侃侃陈言,故中想望其风采。卒谥贞肃,著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云南右布政林一新字震起,晋江沟西人。明嘉靖丁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升江西佥事。丰城堤决,组织修筑,民称“林公堤”。严嵩家僮有犯,一新执法杖击之。晋云南佥议,以忤权贵降调。其后仍勤政爱民,擢升右布政。
工部尚书林欲栋公字仕隆,晋江人,明万历进士。历户部主事、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江西左布政,擢工部尚书。因魏忠贤弄权而乞休。思宗立,魏阉伏法,派钦差大臣来西滨慰问,有天恩存问之荣。
太子少保林贤公字克希,祖籍晋江霞店。历任福建援剿水师总兵官、海坛总兵,以功加左都督(正一品)。康熙廿二年六月廿三日,获澎湖大捷,立下首功。八月十三日率本标官兵船只入台湾,招抚郑克壤,台湾悉人版图。平台后康熙帝特授荣禄大夫,诰赠林贤之曾祖直斋、祖父得所、父茂田为荣禄大夫,正一品,获“四世一品”之荣,林贤卒后赠太子少保,御祭葬。
太子少保林文察公字密卿,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平和),初任总兵,升福建陆路提督,卒后同治皇帝赠太子少保,准建专祠,子孙世袭。
湖广总督林则徐公字少穆,侯官人,清嘉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湖广总督。道光十八年冬,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在虎门销烟,击败英侵略军。清廷腐败把英国侵略归罪于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道光三十年七月病卒,谥文忠,被尊为民族英雄。
工部尚书林烃庭机次子,任工部尚书。
刑部尚书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进士,官刑部员外郎。世宗时迁刑部尚书。朝有大政,俊必侃侃陈言,故中想望其风采。卒谥贞肃,著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云南右布政林一新字震起,晋江沟西人。明嘉靖丁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升江西佥事。丰城堤决,组织修筑,民称“林公堤”。严嵩家僮有犯,一新执法杖击之。晋云南佥议,以忤权贵降调。其后仍勤政爱民,擢升右布政。
工部尚书林欲栋公字仕隆,晋江人,明万历进士。历户部主事、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江西左布政,擢工部尚书。因魏忠贤弄权而乞休。思宗立,魏阉伏法,派钦差大臣来西滨慰问,有天恩存问之荣。
太子少保林贤公字克希,祖籍晋江霞店。历任福建援剿水师总兵官、海坛总兵,以功加左都督(正一品)。康熙廿二年六月廿三日,获澎湖大捷,立下首功。八月十三日率本标官兵船只入台湾,招抚郑克壤,台湾悉人版图。平台后康熙帝特授荣禄大夫,诰赠林贤之曾祖直斋、祖父得所、父茂田为荣禄大夫,正一品,获“四世一品”之荣,林贤卒后赠太子少保,御祭葬。
太子少保林文察公字密卿,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平和),初任总兵,升福建陆路提督,卒后同治皇帝赠太子少保,准建专祠,子孙世袭。
湖广总督林则徐公字少穆,侯官人,清嘉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湖广总督。道光十八年冬,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在虎门销烟,击败英侵略军。清廷腐败把英国侵略归罪于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道光三十年七月病卒,谥文忠,被尊为民族英雄。
三鼎甲芳名(31位)
宋绍定文状元林壮行字君用,闽侯陶江人。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殿试,钦点为状元。
元至元文状元林济孙字石友,号凤梧,福建仙游县仁德里人,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人京应试,登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后升任侍讲。先后上《治安十策》和《治河十策》。顺帝称他为“江南豪士”。济孙之子居于仙游县仁德里灵化寺前。明初,其孙赐高带族丁来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安仁里守卫城。乃定居于鳌城秀山铺,孙枝骏发,族裔分派石狮长福、曾坑、莲埭东堡(一部份)和南安官桥篮桥等地。
元至正文状元林亨初名脩,字蒙亨,仙游枫亭麟山人。少年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元至正三年(1343年)上京应试,殿试第一,官朝奉大夫(从六品)。六年后辞归故里,隐居龙华宝幢山下至寿终。明知县为其建状元坊,并建祠奉祀。
明永乐文状元林环(1375-1415)字崇璧,号纲斋,莆田城内赤柱(今城厢区英龙街)人,系唐端州刺史林苇的后裔。自小聪慧过人,能阅书成诵。明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翰林修撰。翌年升为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永乐大典》是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编纂工程浩大。林环曾两次任礼部会试官,他举贤荐能,深受明成祖器重。可惜英年早逝,留下《纲斋诗文集》22卷。
明宣德文状元林震 字敦声,又字起龙,长泰县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年幼丧父,生活贫困。但他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故学问渊博,文章超群。明宣德五年(1430年)考中进士。殿试时,宣德皇帝出《月中丹桂第一枝》题。林震才思敏捷,即赋:“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将桂栽;幸得广寒宫未闭,待臣连月抱归来。”皇帝大喜,御笔圈定林震为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他居官八载,曾主持编修《明实录》,明正统二年“称疾告归”。林震回乡后,慧眼识人,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受到士林的赞誉。林震富有文才,写下不少诗文,今幸存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等。长泰县存有林震文物遗址,位于长泰县城状元巷的状元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文状元林大钦原名大茂,字敬夫,号东莆,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潮安)东莆都金石镇人,生于明正德六年。幼年聪颖好学。十一岁时父因瘟疫身亡,母子无依,流落他乡(福建永定西陂乡),获林祥瑞援助,得以入学就读。在族伯的扶持下,他饱览万卷藏书,博通子史百家。嘉靖十年秋,大钦赴省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越年春,大钦抵京城参加会试,中贡士。殿试时,大钦写下了洋洋四千余言的《廷试策》,为嘉靖皇帝所器重,御擢第一。赐御制诗一首。史称林大钦年仅二十二,就夺取了状元桂冠,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属罕见。四百多年来,备受称道。大钦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忠于明室,又尽人子之孝。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嘉靖二十四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终年34岁。著有《东莆先生文集》。
清道光文状元林召棠(1786- 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召棠少年随父教馆攻读,学识过人。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任陕甘正主考官,选举贤才。次年,以奉母为名告假还乡。道光十三年,召棠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连续15年,弘扬文化,培养不少人才,为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道光十九年,林则徐来粤查禁鸦片,与召棠书信不往,咨谈论民生吏治,并赠召棠一联:“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召棠为人尚气节,淡仕宦,爱廉洁,重工农,怜贫苦。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为县倡议举办“宾兴”(奖学基金会)。清同治十年农历十二月逝世于家,终年87岁。著有《心亭居诗存》、《文存》等书传世。
清道光文状元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六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奉旨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赐一品服,代表清廷谕祭故王,册封新王。在琉球160天,摒绝馈赠,禁止随从人员携货勒售。拒绝接受琉球国送给使者的“宴金”。归国后,著《使琉球录》。道光二十年,出任山东乡试副考官,继任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方略馆纂修等职。道光二十六年,任广东琼州知府。任上,重视文教,充实琼台、罗峰两书院图书设备,文风大振。道光二十九年,护理雷琼道,招抚海盗,平定儋州刘文楷之乱,人民得以安宁。咸丰九年授临安府知府,政绩显著,擢按察使、布政使。同治五年受聘为正谊书院山长,审校《福建通志》。他掌教正谊书院十九年,成绩卓著,造就了陈宝琛,陈衍、吴曾祺等英才百余人。鸿年为官近三十年,未贪一文钱。《清史稿》本称赞他“品行峻洁”。他在朝廷任官能励精图治,尽心尽责。在地方任官则肃匪安民,强调教化,安抚地方。回乡主持书院则启迪民智与道德水准。故其晚年受光绪皇帝嘉奖。鸿年擅长书法,道光皇帝十分赏识,故经常奉旨书御用折扇。他著作甚丰,有《使琉球国录》、《松凤山馆诗抄》传世。
宋乾道武状元林宗臣(1133-1189年)字景何,晋江安海前林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少时气质非凡,膂力绝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应武试,骑射策问皆第一,荣膺壬辰科武状元。初授襄阳(今湖北)机宜官,后擢阁门宣赞舍人。淳熙九年任军器制监。淳熙十四年,力陈抗金方略,遭主和派反对,故没法施展抱负。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于任上,终年56岁。《八闽通志》有传。
宋淳熙武状元林螵字琪中,福清城关东塘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武状元。中状元后曾任广西柳州、梧州、潮州三州知州。《大明一统志》说“螵忠于职守,鞠躬尽瘁。辞世后,御赐祭葬”。
宋绍熙武状元林管浙江平阳人。白幼博文精武,智勇双全。南宋光宗绍熙四
年参加朝廷武科考试,得廷对第一,中武状元后,授枢密副使的官职。林管一心尽报国,主动请求带领部队北上抗击金兵。朝廷当权者害怕战争,屈膝求和。林管的请求没被答应,英雄无用武之地,还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不久,林管被迫离开朝廷,回归故里。林管一生爱国忧民,不忘抗击侵略者,受到后人的景仰。
宋庆元武状元林仲虎 字景瞻,号定窗,福建宁德人。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宋庚戌科应试中武举。六年后,再应试,终于如愿以偿中武状元。嘉定初定林桷出使北国,以林仲虎为部属。他竭力与金人周旋,毫不惧色。由于他出使北国的杰出表现,宰相又举荐林仲虎作为使者与金人议和,并任他为右骑尉中郎将。他到了潍阳,听说潍西已经失守,遂放弃北上。仲虎擅长作文,尤长于写诗,有《百将诗》、《杂诗》传世。
宋嘉定武状元林汝浃字伯深,福州长溪人。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辛未科武举第一人。据《万历福宁州志》记载,林汝浃曾任兹门舍人,历知四郡。
宋绍定武状元林梦新浙江温州府平阳县人。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壬辰科武状元。据《弘治温州府志》载,林梦新仅任过知州。
宋咸淳武状元林时中浙江温州府平阳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辛未科武举第一名。时中生平事迹不详。
清顺治武状元林本植江苏上元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科武举一甲第一名。清初,武科头场试马射,二场试步箭,再试开弓、舞刀、掇石等技勇。三场试策二篇、论一篇。本植顺利通过各场考试,荣登榜首,一举夺魁。据《大清会典》记载,太原镇这一年始设总兵官一人。本植为清朝首位出任山西太原镇的总兵官。康熙三十六年,历官至湖广提督。
清康熙钦点武状元林德镛 字白庵,广东揭阳棉湖镇米德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家贫失学,父早逝,为糊口度日到棉(湖)榕(城)渡头当船T。开始时,他所撑的船破旧,船客大多不喜欢坐他的船,故德镛的船常因候客而晚开,经常“包尾”。然而,德镛力大手快,开船后即奋力前进,一舟追过一舟,有如飞凤腾江,常常是慢开渡先到城,慢离城先回镇,快速冠群。时人皆称赞他的船为“飞凤渡”,称他为“林飞凤”,名扬榕江。德镛自小习武,猛力似虎,耐力出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德镛上京应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获武闱第二名。康熙六十年,德镛参加辛丑科会试,获武进士第九名。殿试时康熙皇帝见林德镛一表人材,武艺出众,钦点为状元及第。又见他忠诚爽直,遂封为二等卫士,乾清门行走,加哈哈珠子扈。德镛由于受到皇帝的器重,故经常出入皇宫和御街。康熙六十一年,皇帝驾幸热河,德镛以侍卫伴驾随往。嗣后,德镛不幸遽卒,年仅36岁。德镛在揭阳县城西门街中段建造状元府,今榕城西门虎头宫路巷,称“状元巷”。
清乾隆武状元林天澎浙江江山(今浙江金华)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科武状元,授一等侍卫。天澎连中会元、状元,是为数不多的两元状元。天混曾任江西游击,与上一届己丑科武探花林天洛为一家,均住在江山县大东门。
明永乐文状元林环(1375-1415)字崇璧,号纲斋,莆田城内赤柱(今城厢区英龙街)人,系唐端州刺史林苇的后裔。自小聪慧过人,能阅书成诵。明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翰林修撰。翌年升为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永乐大典》是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编纂工程浩大。林环曾两次任礼部会试官,他举贤荐能,深受明成祖器重。可惜英年早逝,留下《纲斋诗文集》22卷。
明宣德文状元林震 字敦声,又字起龙,长泰县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年幼丧父,生活贫困。但他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故学问渊博,文章超群。明宣德五年(1430年)考中进士。殿试时,宣德皇帝出《月中丹桂第一枝》题。林震才思敏捷,即赋:“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将桂栽;幸得广寒宫未闭,待臣连月抱归来。”皇帝大喜,御笔圈定林震为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他居官八载,曾主持编修《明实录》,明正统二年“称疾告归”。林震回乡后,慧眼识人,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受到士林的赞誉。林震富有文才,写下不少诗文,今幸存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等。长泰县存有林震文物遗址,位于长泰县城状元巷的状元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文状元林大钦原名大茂,字敬夫,号东莆,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潮安)东莆都金石镇人,生于明正德六年。幼年聪颖好学。十一岁时父因瘟疫身亡,母子无依,流落他乡(福建永定西陂乡),获林祥瑞援助,得以入学就读。在族伯的扶持下,他饱览万卷藏书,博通子史百家。嘉靖十年秋,大钦赴省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越年春,大钦抵京城参加会试,中贡士。殿试时,大钦写下了洋洋四千余言的《廷试策》,为嘉靖皇帝所器重,御擢第一。赐御制诗一首。史称林大钦年仅二十二,就夺取了状元桂冠,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属罕见。四百多年来,备受称道。大钦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忠于明室,又尽人子之孝。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嘉靖二十四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终年34岁。著有《东莆先生文集》。
清道光文状元林召棠(1786- 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召棠少年随父教馆攻读,学识过人。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任陕甘正主考官,选举贤才。次年,以奉母为名告假还乡。道光十三年,召棠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连续15年,弘扬文化,培养不少人才,为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道光十九年,林则徐来粤查禁鸦片,与召棠书信不往,咨谈论民生吏治,并赠召棠一联:“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召棠为人尚气节,淡仕宦,爱廉洁,重工农,怜贫苦。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为县倡议举办“宾兴”(奖学基金会)。清同治十年农历十二月逝世于家,终年87岁。著有《心亭居诗存》、《文存》等书传世。
清道光文状元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六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奉旨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赐一品服,代表清廷谕祭故王,册封新王。在琉球160天,摒绝馈赠,禁止随从人员携货勒售。拒绝接受琉球国送给使者的“宴金”。归国后,著《使琉球录》。道光二十年,出任山东乡试副考官,继任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方略馆纂修等职。道光二十六年,任广东琼州知府。任上,重视文教,充实琼台、罗峰两书院图书设备,文风大振。道光二十九年,护理雷琼道,招抚海盗,平定儋州刘文楷之乱,人民得以安宁。咸丰九年授临安府知府,政绩显著,擢按察使、布政使。同治五年受聘为正谊书院山长,审校《福建通志》。他掌教正谊书院十九年,成绩卓著,造就了陈宝琛,陈衍、吴曾祺等英才百余人。鸿年为官近三十年,未贪一文钱。《清史稿》本称赞他“品行峻洁”。他在朝廷任官能励精图治,尽心尽责。在地方任官则肃匪安民,强调教化,安抚地方。回乡主持书院则启迪民智与道德水准。故其晚年受光绪皇帝嘉奖。鸿年擅长书法,道光皇帝十分赏识,故经常奉旨书御用折扇。他著作甚丰,有《使琉球国录》、《松凤山馆诗抄》传世。
宋乾道武状元林宗臣(1133-1189年)字景何,晋江安海前林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少时气质非凡,膂力绝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应武试,骑射策问皆第一,荣膺壬辰科武状元。初授襄阳(今湖北)机宜官,后擢阁门宣赞舍人。淳熙九年任军器制监。淳熙十四年,力陈抗金方略,遭主和派反对,故没法施展抱负。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于任上,终年56岁。《八闽通志》有传。
宋淳熙武状元林螵字琪中,福清城关东塘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武状元。中状元后曾任广西柳州、梧州、潮州三州知州。《大明一统志》说“螵忠于职守,鞠躬尽瘁。辞世后,御赐祭葬”。
宋绍熙武状元林管浙江平阳人。白幼博文精武,智勇双全。南宋光宗绍熙四
年参加朝廷武科考试,得廷对第一,中武状元后,授枢密副使的官职。林管一心尽报国,主动请求带领部队北上抗击金兵。朝廷当权者害怕战争,屈膝求和。林管的请求没被答应,英雄无用武之地,还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不久,林管被迫离开朝廷,回归故里。林管一生爱国忧民,不忘抗击侵略者,受到后人的景仰。
宋庆元武状元林仲虎 字景瞻,号定窗,福建宁德人。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宋庚戌科应试中武举。六年后,再应试,终于如愿以偿中武状元。嘉定初定林桷出使北国,以林仲虎为部属。他竭力与金人周旋,毫不惧色。由于他出使北国的杰出表现,宰相又举荐林仲虎作为使者与金人议和,并任他为右骑尉中郎将。他到了潍阳,听说潍西已经失守,遂放弃北上。仲虎擅长作文,尤长于写诗,有《百将诗》、《杂诗》传世。
宋嘉定武状元林汝浃字伯深,福州长溪人。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辛未科武举第一人。据《万历福宁州志》记载,林汝浃曾任兹门舍人,历知四郡。
宋绍定武状元林梦新浙江温州府平阳县人。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壬辰科武状元。据《弘治温州府志》载,林梦新仅任过知州。
宋咸淳武状元林时中浙江温州府平阳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辛未科武举第一名。时中生平事迹不详。
清顺治武状元林本植江苏上元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科武举一甲第一名。清初,武科头场试马射,二场试步箭,再试开弓、舞刀、掇石等技勇。三场试策二篇、论一篇。本植顺利通过各场考试,荣登榜首,一举夺魁。据《大清会典》记载,太原镇这一年始设总兵官一人。本植为清朝首位出任山西太原镇的总兵官。康熙三十六年,历官至湖广提督。
清康熙钦点武状元林德镛 字白庵,广东揭阳棉湖镇米德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家贫失学,父早逝,为糊口度日到棉(湖)榕(城)渡头当船T。开始时,他所撑的船破旧,船客大多不喜欢坐他的船,故德镛的船常因候客而晚开,经常“包尾”。然而,德镛力大手快,开船后即奋力前进,一舟追过一舟,有如飞凤腾江,常常是慢开渡先到城,慢离城先回镇,快速冠群。时人皆称赞他的船为“飞凤渡”,称他为“林飞凤”,名扬榕江。德镛自小习武,猛力似虎,耐力出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德镛上京应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获武闱第二名。康熙六十年,德镛参加辛丑科会试,获武进士第九名。殿试时康熙皇帝见林德镛一表人材,武艺出众,钦点为状元及第。又见他忠诚爽直,遂封为二等卫士,乾清门行走,加哈哈珠子扈。德镛由于受到皇帝的器重,故经常出入皇宫和御街。康熙六十一年,皇帝驾幸热河,德镛以侍卫伴驾随往。嗣后,德镛不幸遽卒,年仅36岁。德镛在揭阳县城西门街中段建造状元府,今榕城西门虎头宫路巷,称“状元巷”。
清乾隆武状元林天澎浙江江山(今浙江金华)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科武状元,授一等侍卫。天澎连中会元、状元,是为数不多的两元状元。天混曾任江西游击,与上一届己丑科武探花林天洛为一家,均住在江山县大东门。
林琢(福建福清)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甲辰科(1184)廷试一甲第二名。
林仲虎(福建寧德)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科(1196)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公一(浙江樂清)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己未科(1259)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 志(福建閩縣)明成祖永樂十年壬辰科(1412)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枝春(福建福清)清高宗乾隆二年丁巳科(1737)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建鼎(福建福清)清高宗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公一(浙江樂清)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己未科(1259)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 志(福建閩縣)明成祖永樂十年壬辰科(1412)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枝春(福建福清)清高宗乾隆二年丁巳科(1737)廷試一甲第二名。
林建鼎(福建福清)清高宗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廷試一甲第二名。
探 花(七位)
林玄泰(福建莆田)唐中宗嗣聖元年(684)甲申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 通(福建福清)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 文(福建莆田)明宣宗宣德七年(1442)壬戌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一鳳(河南歸德)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士章(福建漳浦)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 舒(福建龍溪)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林宜春(福建大田)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廷試一甲第三名。
(作者:比干文研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上一篇:第五节 人 物
下一篇:清黄岩总兵官等墓志铭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