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狀元林召棠、道光狀元林鴻年、民族英雄林則徐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吴川狀元林召棠
     林召棠:廣東吴川市霞街村人,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十八歲中秀才,廿一歲補廪(第一名),廿七歲中拔貢(第一名),道光三年(1823年)中進士,殿試一甲第一名,成為林姓八大狀元之一,授翰林院修撰,充國史館纂修官。次年,丁外艱而歸。道光八年回京復職,翌年以一等五名留館,辛卯年奉命任陝甘主考,此次校士,闈中拔舉人呼延甲第六十五名、副榜楊成泰等十五名。試畢,返京復命。道光十年以乞終養老母告退還鄉。道光十三年(1833)受聘于肇慶端溪書院,主講達十五年,栽培之士有羅惇衍(尚書)、馮譽驥(侍郎)等人。五十九歲,因丁内艱,遂杜門不出,作“寄廬”于本村金蓮庵,自稱:“四十樹桃花禪屋”。
     召棠的一生,甘居淡泊,不求仕進,以孝為重,待人和平。他登第次年回家省親,先到東安叩見父老(其父林雨屏,拔貢,時任束安縣教諭),雙膝下跪,其父訓:“第一名副之不易,爾他日若不努力為有用之器,此不足為吾喜,適足為吾慮”,足見其父家教之嚴。
    召棠少年天資聰穎,姚文田學使賞其為“濱海俊才”,程國仁學使視其為大器,潜心培養。當年與召棠同館者有英和等五人,皆一等館員,英和后為宰相,曾有聯贈召棠:“落纸如雲,發言可咏;若金受礪,味道之腴。”召棠在陝甘主考之科,被取錄的張芾,后任廣東巡撫,曾來吴川拜訪,并贈聯:“講藝立言領褒后進,頤性養壽澡雪精神。”
     咸豐登位時,向群臣查及林召棠、周開祺(榜眼)、王廣蔭(探花)、杜受田(傳臚)等人是否健在,得知除召棠還郷之外,其余三人均在朝。王廣蔭猜測皇意欲起用先朝人才,遂以红色金花龍凤箋勸召棠出仕,其中有句:“方今聖眷方殷,臣心如水,何高尚若是?”而召棠隐居奉母之志早定,名利不動其心。陳其錕贈聯贊:“人世徒夸及第花;君心自有忘憂草。”林則徐亦贈聯:“绿衣榮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雲。”
    召棠愛惜貧民,常教兒孫看重蕽人。他在《治家格言》中有“日食飯當思耕田人之苦,曰著衣當思織布人之勞……”他自刻印章曰“我是耕田識字夫”。其生平著作有《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詩存》。清代出版的《萬花谷》專選清代翰林班詩詞,召棠詩作選人多首。
    召棠為官清廉,與其同科的王廣蔭(探花)見其素守家園,生活淡泊,特從京都领取吴川鹽田收入補助召棠。召棠不受,此金儲存在省里多年,后由陳蘭彬(中國第一任駐美公使)赴京,將此款璧還。同治六年(1867),廣東高雷道陸心源請準表其閭一一霞街村為“高賢里”。
    林召棠是九牧長房端州刺史葦公第三十四代孫。(林宗彦)

    道光狀元林鴻年
    林鴻年,字勿村,侯官(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八年(1828年)中舉人,次年(道光九年)赴京會試落第,但他不灰心,反而堅定“奪魁”信心,賦詩曰:“狀元二字難消去,我亦摩挲鐵硯來。”清董平彦《亦舫隨筆》)有志者事竟成,果中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狀元(此科殿試,閱卷大臣將林鴻年之考卷原擬第三,道光帝拔置第一)。林鴻年堊官翰林院修撰。御封琉球國正使、山東鄉試副考官、文淵閣校理、廣東瓊知府、雷瓊道臺、雲南布政使、巡撫等識,后因屬下募餉“捏造檄文”受牽連而詖“奉嚴旨革職”。林鴻年罷官后回家鄉,專心一意從事教學與研究,掌教福州正誼書院(當時全閩最大書院)十九年,成绩卓著,造就了如陳寶琛、陳衍、吴曾褀等英才百余人。林鴻年的著作有《使琉球國錄》、《松鳳山館詩草》等。林鴻年為官近三十年,未貪一文錢.《清史稿》本傳稱其“品行峻潔”。他任琉球國王正使時,婉言謝绝琉球國王给他的大額宴金及其他豐厚馈赠,并嚴禁隨從人員帶貨銷售獲厚利。琉球國君臣皆稱其廉。林鴻年任瓊州府知府時,“馭民以恩,繩使以法”,關心百姓的疾苦,打擊貪官污吏,因而政績顯著。他在朝廷任官能勵精圖治,盡心盡責,在地方上任官則盡力安靖地方,肅匪安民,强調教化。回鄉主持書院則啟迪民智與道德水準,故其晚年奉旨嘉獎,以“經術精湛,品行峻潔”得特賞三品御銜。林鴻年還擅長書法,道光皇帝喜愛其書法,經常奉旨寫御用折扇。(陳其芳)

    民族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字元撫,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父親林賓日,是位未曾中畢的窮秀才,以教讀為業;母親陳氏,做纸花補貼家用,一家12口半饑半寒度日子。林則徐自幼勤奮,4歲開始讀書,7歲學寫文章,13歲參加府試第一,14歲考取秀才,就讀于鱉峰書院,20歲成舉人。其后,受聘于厦門海防同知任書記,又被福建巡撫張師誠招為幕僚,早年的清貧生活和經歷,使他對當時社會有深刻的了解,并逐漸形成其“為學致用”的抱負。27歲中進士,選人翰林院,這使他有機會熟悉和研究朝廷典章制度等有關文獻,并结交了陶澍、郭尚生、魏源等一批有識士大夫。自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始,出任監察御史、道員、按察使、布政使、河督而至巡撫、總督等職,歷官河南、江蘇、湖南、兩廣、雲貴等十余省,所到之處,關心民間疾苦。

(作者:比干文研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