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与“倒林拥萨”事件
众所周知,在福建近代史上曾有过轰动一时的“倒林拥萨”事件,由孙中山先生提名、经过民选的省长、且代管中央行政各机关之林森被所谓“公民”推倒,拥立了北洋政府任命的省长萨镇冰,这个历史公案由于某些原因,曾出现了对此事件不尽合史实的反映与评价。近日,笔者在广泛收集林森史料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内幕函件,让人了解到当年“倒林拥萨”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且可看到孙中山先生与林森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孙中山对林森的高度信任与极高评价。现不妨将真相公之于世。
“倒林拥萨”事件的发生,可谓始于民国11年11月8日(1922年)林森就职福建省长之时,结束于翌年2月8日林森去职萨镇冰就任之日,恰为三个月。当时,陈炯明于1922年6月16日叛乱,盘据广东,孙中山被迫离粤于8月14日到沪,广东军政府解体。许崇智、李福林等人率北伐军于10月12日驱走李厚基,占领福州,广东军政府中央行政各机关遂移驻福州。15日北洋政府遂特任萨镇冰为福建省长、会办福建军务,由于福州已在北伐军控制下,萨镇冰自然无法就职。17日,福州各民众团体联名电请孙中山先生主持闽局,于是,孙中山先生于19日遂特令林森、汪精卫、居正、蒋中正等至闽处理当地复杂之局势,以为反攻广东之基地。26日,众人抵榕。
此时,福州的“废督裁兵”、“联省自治”、”闽人治闽”的呼声甚高,欲谋省长之职者很多,其中唯以黄展云资望较高,经过活动,获得自治军的支持,于是,福建省自治军前敌司令张贞与第一路司令杨汉烈、第二路司令许卓然、第三路司令陈国华、第四路司令卢兴邦,第五路司令吴适、第六路司令黄炳武联合致电在上海的孙中山:
“孙大总统钧鉴:我军克闽,民治待理,亟恳钧座迅任黄君展云为省长,以慰众望。”[1]
孙中山接电后,经过全面考虑,从维持稳定南方政府惟一掌握的地区计,在电文上亲批:“作答:海外华侨同志外属于林子超,或藉此望华侨接济。然省长当由省会选举方妥。”[2]
孙中山批林森为福建省长函(一九二二年十月)
于30日即复电如下:
“电悉,鲁贻(即展云)为吾患难交,素所钦倚。惟福建省长一席,闽海外华侨同志多属望林子超(即林森),此时闽省财政困窘已极,若藉此而获华侨之资倾,俾闽省民治事业,畅行无阻,亦未始非计之得者。然省长关系于一省民治前途者极大,当由省议会选举,庶足以表示民众公意,预杜争端。兄等既为自治而战,此旨谅早已共喻。今福州虽下,郊垒未清,下游贼氛犹炽,有待于贤豪之相与努力正多,幸为国自爱。不尽缕缕。 孙文”[3]
31日,福州遂按孙中山指令,召开福建各界公民大会,会议决定推举林森为福建省长,王永泉为福建总司令,分负民政、军务之责。
11月8日,林森通电:“惶悚奚如,此次各界诸君竭其心力,为福建造军民分治之局,森为福建平民之一,受赐良多,乃承采及菲材,付以省长重任,自惟驽骀,衾影自惭,本宜退避,以待贤者,顾明训谆切,以为按照时势,任命选举,均难实现,始依辛亥前例,以公推方法,表示众意所在,当此除旧布新之时,苟于福建军民分治,有所裨益,曾摩顶放踵,亦何所惜,分属公仆,无权利可言,身为匹夫,有责任之当尽,有忘困陋,勉效驰驱,谨于11月8日就福建省长职,敬以奉闻,并候明教。”
“森被举长闽,自审辁庸,难膺艰巨,迭承各界督促,责以桑梓任务,义不容辞,经于本月8日就职,军民分治伊始,经纬万端,一切措施悉待赞助,计惟周咨博访,冀可广益集思,敢恳示以财行,不自踬山而蹶垣,得奉为圭臬,永当服膺而书绅,谨鞠微诚,紵闻明教。”
林森就福建省长职后翌日,发电在沪的孙中山:“大总统钧鉴:森谨于阳日就职,业经另电呈报。唯闽省反正后,所有中央政府直辖之各行政机关,均由省政府辖,以维现状。现在钧府各部未行就职以前,可否仍由森暂行兼管?抑或别定办法?谨候钧命,以便遵循。”孙中山先生批:“着暂兼管。文。”[4]于是,林森除为福建省长外,实质上还兼管中央政府直辖之各行政机关。此便可见林森在历史上的极高地位,既主南方政府惟一统治的省政又兼管中央各机关,事实上仍代行孙中山之职。林森就任后,他一扫李厚基虐政,轻车简从,接近民众。为了很好治理,广征人才,并函遨台湾林志图来闽辅政。海外华侨闻讯,纷纷电贺,权录14日缅甸同志饶潜川贺电以见海外对林森任省长寄望之殷:“福州林子超先生钧鉴:公当选省长,民治从斯发扬,吾党实深赖之。当望刻日攻粤,歼戮叛逆,以慰侨望。”[5]
是时,百废待兴,政令难行,财政极为困难,为了筹措经费及收回帝国主义凭借善后大借款合同所把持的盐政,争回国家权益,林森立即采取行动,欲将汇丰、中国银行所存盐税34.3万元收回,法英国领事纷纷抗议。由于林森任省长,黄展云不服气,时多掣肘。且闽海道道尹陈群为林森弃留学于日本警政学校的自己不用,而委陶叔懋为警务处长也十分不满,遂通过好友柯洛夫向王永泉献策,把福建改为自治省,由王与萨镇冰合作对外,严拒客军入闽。王遂决定“倒林拥萨”。另加林森为政局计,拟与海军杨树庄联系,黄晨云误以为林森欲与刘冠雄密谋妥协,遂与王永泉等掀起“倒林拥萨”风潮。林森在此局面下极为棘手。这时廖仲恺又为筹划北伐经费,与林森商办银行,想印发钞票筹措经费,以借军饷。此时,林森主持省政、中央均处于内外交困中,考虑再三,认为此举在毫无基金的基础上开设银行,必定滥发不能兑现的纸币,势必流弊无穷,动摇民心,遂于20日致函孙中山先生婉辞。孙中山以需款救急,函、电促林森发行公债三百万,28日函云:
“子超吾兄惠鉴:得20日手书,具悉一是。兄勉任艰巨,此间同志,皆为欣慰。目前万事,自以筹款为最要,望兄放胆做去,勿庸赡顾。无财政,则军队嗷嗷.无以自守,外敌之来,更遭蹂躏,尤非地方之福,闽中人士明达者,当了解此义也。昨已电兄速即发行公债三百万,此为救急之策,望勿犹豫,即欲对小吕宋等处筹款,亦非此不可。其次,朱卓文已觅有洋人股东,愿供给生银与福州造币厂,其条件尚相宜,朱已来沪,兄可电召朱往办理。近日江西军事紧急,香港机关乃不名一钱,泽如司财政,日有电来告,而沪上则以筹付手机关枪欠款,将住宅典去,犹不能足。似此情形,决难望港中垫款。而弟所以亟望闽省发行公债,华侨应募,或得从而挹注也。北方保洛分家,萧墙祸起,王阁之倒,乃见其端,时局颇有乐观。惟孔方困人,遂使西江及闽中军事,俱未能发展,殊可忧耳!
即颂
政安!
孙文
十一月二十八日”[6]
由于许崇智等在林森安排下准备攻粤,王永泉、黄展云、萨镇冰等均觊觎闽政等多方面原因,福建局面濒临紧张,“倒林拥萨”的话动趋于公开化。连国会议员宋渊源等人也接二连三地致函孙中山为此摇旗呐喊,替萨镇冰说项。宋渊源于12月25日的函文也可见一斑。原文如下:
“大总统钧鉴:奉读12月5日钧示,敬悉种切。萨不能了解自治意义,自属实情;但为调和感情起见,自不能不稍与敷衍。省议会现拟改用省宪筹备处,举萨为总办,……欲藉以应付各方也。近日子超对财政及治安各问题,仍无应付良策,因有人主张欲仍拥萨为省长者,……现正与汝为(即崇智)、仲恺诸兄商榷,尚未筹有妥善办法,谅汝为兄当另有报告……”[7]
由上函已可明显看出“倒林拥萨”的潜流了。孙中山获函即于12月29日告诫宋渊源,并请转告各军慎重,函云:
“来书备悉。闽局新定,治理实难,诸务均须同志慎重将事,庶免流弊。炯明现力诱在闽各军攻赣,一面复唆北军援闽,其计至毒,望转告各军勿为所陷……”[8]
此时闽省形势险恶,林森于元旦前夕致函孙中山先生(12月23日):“自别尊颜,情殷依恋,夙叨温谕,念切钦承。际兹日焕光华,云舒糺缦,恭维中山总统先生,履端敷化,泰始延釐,挞伐用张,抚序肇受图之庆;河山砥定,因时收统治之功。党徽偕春色齐新,庶绩与岁华并茂,莫不椒馨献颂,葵向倾心。森幸隶帡幪,何止受知十载;委身乡国,但期无负平生,欣淑景之宜人,冀训辞之宠锡。虔修寸褚,恭贺新禧。肃叩钧安,伏祈惠鉴。林森谨上。”[9]
孙中山接函于1月5日即复,函云;
“子超吾兄大鉴:奉诵贺笺,弥深怅感。岁华不待,而国乱如恒。我辈仔肩之重,诚非兼程并进,不足以完大愿于万一。今岁履端发表本党宣言,谅经达览。党纲及修正总章,亦同宣布,冀从此收罗群彦,固我基础。兄地处可为,幸并留意焉。西江军事甚利,戡定有期。闽省应行准备之事,尤望极力进行,保成大举。二十日手函,亦接悉。并复。即颂
筹祺!
孙文”[10]
暗中串通一气的一些人,为了各自的目的,极力利用王永泉与林森感情不洽,与萨镇冰联合嗾使假冒公民于8日集会,要推萨为省长,迫林辞职。跳到前台的黄展云、林赤民、陈铭钟、陈群联名致电孙中山云:
“本日公民会倒林拥萨里面。子超至昨晚方发表:‘受先生任命,未便任人即时推倒。’惟林王感情过恶,已无可挽回。先生能设法维持固佳,万不得已,亦须电百川(即王永泉)缓以时日,以便与萨商汝为后方问题……”[11]
孙中山接电大怒,在文牍上批:“发电大骂假冒公民。此间当维林排萨,必极力之所至以达此。”[12]
孙中山为维林排萨批黄展云等电(一九二三年一月八日)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 提供
此时,许崇智、李福林已准备开拔,由林森于11日致林焕庭(业明)函就可知林森已将失去军事力量支持,孙中山之坚决“维林排萨”已无力实施。函曰:“承惠寄密电本一册,收到至感,近日广州消息至佳。未知托程天斗兄印刷债票便否?廖仲恺兄到沪否?便中统希见示。此间许、李各部均巳准备开拔,而陈逆在龙岩兵队亦已退向汕头前去,粤局平定即在目前。未知总座是否即时回粤?便乞见告。。[13]
不久,滇桂联军于1月16日攻人广州,陈炯明率部逃往惠州。22日,孙中山在沪电委许崇智为广东总司令。许遂率军回粤,福州局面失此军事屏障,危机四伏。王永泉于2月5日再函孙中山,谬言林森图拥刘冠雄自代。孙中山立即复函指出:
“……闽事务望采纳文近日各电.与子超、鲁贻和衷共济。子超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文可断言拥刘之说,特拥萨者掐此以乱吾谋耳,万勿过听。”[14]
上函未至,王永泉等嗾使与支持下的福州“公民团”大闹“倒林拥萨”风潮,强逼林森让位。林森无奈致电孙中山请示,孙致电黄展云,责其此行将有灭顶之祸,懊丧万分的黄展云已难还此局,只好以“北军海陆并进,闽局紧张,王永泉陷于孤立,求援于萨镇冰,要拥萨上台联合拒敌,林森势难住脚,我亦无能为力”应之。准备返粤就任大元帅之职的孙中山见此,考虑广东中央政务为要,需林森往筹划,且目前已无力量控制闽省局面,遂命林森于8日交卸,从而林森结束了三个月风雨飘摇的福建省长之任。应琯头林焕章(字右箴)等人之请,年届55岁的林森迳赴青芝山一游,喜之幽静,遂购地托人构筑“啸余庐”。7月21日,孙中山发布大元帅令:“特任林森为建设部长,未到任以前着叶恭绰兼理。此令。”旋按孙中山令,即赴广东辅政,继出任建设部长和兼治河督办,做出一番更大的事业。“倒林拥萨”的风潮至此结束.福建遂又陷入北洋政府的桎梏之中。
综而论之,此时在福建的林森是孙中山极为信赖的行政主持人,因而被孙中山先生誉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由于,林森在地方势力与军阀势力的倾轧下,虽身居南方政府所治惟一省——福建省长,且兼管中央政府各直辖行政机关之要职,并得孙中山先生极力支持,可一旦失去军事力量支持,实在很难维持异常复杂艰难的局面。“倒林拥萨”的得逞,就是孙中山先生极力“维林排萨”的失败,这也是北洋政府同南方政府之间严酷的政治较量,说明当时双方力量相差甚远。由于广东已重新回到革命派手中,福建的战略地位已较为次要,孙中山为稳固广东,以求发展,放弃福建是其策略上最终安排,广东也极须林森前往协助维持局面,故最后同意林森辞职,放弃其极力“维林排萨”的原决定。在史实上,“倒林拥萨”已是对孙中山先生极力“维林排萨”之反动,也是北洋政府对南方政府的颠覆,不是林萨两人个人的恩怨,而是两个政治势力的较量。孰是孰非,史料已足可辩明,无需赘言。
[1]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4页。
[2]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4页。
[3]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4页。
[4]台湾《林公子超遗集》93页
[5]台湾《林公子超遗集》94页。
[6]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41页。
[7]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7页。
[8]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7页。
[9]台湾《林公子超遗集》94页。
[10]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41页。
[11]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8页。
[12]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38页。
[13]台湾《林公子超遗集》95页。
[14]台湾林希岳编印之《青芝老人遗墨》242页。
上一篇:林森与青芝山
下一篇:林森亲族及资助出国人员传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