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林森研究回顾及展望
(林森,是福建有史以来首位国家元首,鉴于其在辛亥革命前后与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及道德品行影响,赢得海内外华人的尊崇与敬仰,海外同乡会、宗亲会年年举办纪念活动,非常难能可贵。而作为国民党国家元首级政治人物,能获得中国共产党的肯定,自1988年起每十年由福州市政协组织举办一场纪念活动,至今已是第三次,在大陆实属凤毛鳞角。作为林森族人、研究者、民革福建省委祖国统一促进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林氏委员会主任的本人,有幸三次应邀参加纪念活动,深表谢意!)
林森一生经历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主持海外党务、讨袁护法、筹饷北伐……直至抗日战争,他作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孙中山挚友、国民政府主席,在近现代史中有一段不容忽视的政治地位。本人30多年来业余从事林森研究,广泛寻觅有关林森文物古迹、史料照片,纯因家父林朝绥先生于抗战中大学毕业到重庆工作,任职粮食部视察,以族亲多次拜会林森,并以亲族奉调守灵,参与丧葬事宜等,让本人才有机缘接触众多有关人士与林森至亲,对林森方方面面情况了解颇多,搜集资料照片用力颇深,先后曾发起组织过海峡两岸林森学术研讨会等3场学术会,完成全国首个林森纪念馆展纲,并具体负责提供所有照片史料及实施,指导过海峡两岸首位以林森为专题的台湾政治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几乎走遍全国及东南亚林森有关系的地方,拥有最多的林森史料与照片。由于近来海峡两岸关心林森纪念、研究者越来越多,本人认为两岸学者、乡亲、宗亲大有同心协力的空间。现就所知,抛砖引玉,谈四点拙见:
一、两岸合作,开展林森研究。
林森是海峡两岸都能认同的政治人物,除“西山会议”这段历史国共立场不同,评价相异外,其余相去不多。当年抗日战争中林森逝世重庆,中共中央给予“领导抗战,功在国家”等崇高的评价,解放后拨乱反正后也给予中肯的很好评价。台湾褒扬更多。两岸开展林森研究有很好的政治基础。
据我所知,关于林森的结集成书的资料,台湾有1966年由台湾“国史馆”与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辑的《林公子超遗集》;族亲林希岳编印的《青芝老人遗墨》;1967年,萧孟能等编印的((林森纪念集》;1979年,福建省同乡会《福建先贤传》第一集中收陈大络撰林森传;朱西宁《表率群伦的林子超先生》(1982年近代史中国出版社);林逸《民国青芝老人林子超先生年谱》(198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台湾台北市林森县文教基金会出版了((林子超先生纪念集》(正中书局);1998年,陈天民先生的硕士论文《林森与民国政治》;2003年,台北市福州同乡会编印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勋业纪念集》等几本书,以及散见于报刊未结集或刊于福建省、福州市、林森县同乡会会刊的文章。
而大陆只见《民国人物传》中娄献阁教授一篇《林森》,;1984年《闽侯文史资料》第一辑刊林森资料;1986年,《福州市人物志》刊笔者撰林森传稿;1988年,笔者撰《林森传略》;1990年3月笔者完成《林森纪念馆展纲》,并将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照片史料精选后在青芝山啸余庐布展,另请省画院画家萧秉纯先生画了首张林森油画像;1996年,笔者应邀撰写《林森与孙中山》出席“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 998年,福州市政协编印了《林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笔者发起召开了首次“海峡两岸林森学术研讨会”,得到海内外学者专家的支持,台大著名教授林葭蕃、菲律宾华人林功佑先生给予资助,由笔者主编的《海峡两岸林森研讨集》终于2 004年正式出版。此间大陆有闽江大学林友华教授的《林森评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江苏省政协刘晓宁先生的《“无为而治”的国府元首林森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先后出版。散见于报刊的有关林森文章恕难一一罗列。
关于林森史料多散见于不同时期的报刊杂志之中了,比较集中的,如《国民政府公报》及有关报纸,笔者就是从中发现了未见人提及的林森在西安事变后对张学良的特赦令与复权令。回顾当时开展林森研究,大陆无一本有关林森专著,甚感困难。直至1981年,承蒙德国科伦大学教授严翼长博士大力支持,通过当年在台同学帮忙,收集寄来一些有关林森资料。此后旅台家父学生林震东先生帮忙寄来几本书等。在这么多年头广泛收集林森史料,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基础上,本人常乘出差开会之机,有心注意搜集。自1996年、1998年三次赴台作学术交流,抽空四出广搜资料,拜访学者专家,还借笔者指导的海峡两岸首位以林森为研究专题的台湾政治大学硕士生陈天民(现台湾“国防部军史馆副馆长”)之力,收获颇丰。尤其2005年由民革调研员位子上提早退休后,在北京也四出搜集林森史料,更专门四次到重庆收集林森资料,先后为寻觅林森在庐山的遗迹,竟六上庐山。为查找林森在南洋的遗迹,两到马来西亚,在吉隆坡、马六甲两地林氏发现林森亲笔题匾、题联;三到新加坡查访晚晴园……。
就笔者所知,海峡两岸在研究林森方面已有很多愉快合作先例,探讨过许多方面的有关问题。台湾、香港、海外的福建、福州、闽侯同乡会均已做了大量工作,福建、福州、闽侯为林森故乡,为很好地研究、纪念林森实有不可推舍的责任,更可提升层次,以符林森的历史身份与地位。为此,两岸同胞可优势互补,共同为开展林森研究携手并肩。组织大规模的林森研讨会,为提升层次不断努力。
二、两岸协力,寻觅林森遗物。
据笔者多年调查,林森遗物除遗嘱捐赠国家博物馆文物及拍卖作为创办家乡尚干职业学校经费外,尚有一箱由国府中将参军林元铨保管,据其子林修丞(上海市政协委员)告:其父抗战胜利返都,将此箱先带南京,后带上海,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撤退台湾,通知林元铨随总统府乘船赴台,其以病推辞,恰在浙江省任县长的同乡林希岳到访想去台湾,遂将此箱托其送交国民党中央,并为其弄到船票送上船。林希岳到台将此箱林森遗物据为已有,将箱中与孙中山先生函电、字画、日记、印章结集印行。当时,林森故旧一直总觉诧异,都认为林森《青城山日记》、《峨嵋山日记》、印章完全不可能会在希岳手里,他根本未去过重庆。直至修丞说出来方知晓来龙去脉。后林希岳病逝,东西落在其子手里。1996年,我到台湾找到林希岳之子,并想同陈天民找他,他以不知下落不见作罢!此中孙中山先生的30多件函电殊感珍贵。
在大陆还有当时由文官长魏怀保管,后带回福州的四箱东西。解放后,魏怀为省政协委员,时因政治原因,魏怀雇船将此四箱运到林森故乡凤港,被当成阶级斗争新动向,被全部扣留运到公社,后请锁匠锯锁打开箱子,并请原国府中将参军林叔向前往看看,当时凤港林开旺在场,其告:中多为古董字画玩物,还有几张遗嘱,一点金银做弥勒佛,后魏怀找省政协出面取回,只是将金器收购。因魏怀当年与陈子范遗孀同居并无子女,这些箱子下落也值得查寻,能找出来,对林森研究及纪念馆陈列大有裨益。
三、两岸联手,编纂林森文集。
要开展林森研究,必须全面收集林森史料。台湾已有《林公子超遗集》,收录不少林森文章,但也有些遗珠之憾。为使研究能广泛深入下去,必须两岸联手广泛征集林森史料。台湾除查阅由大陆带台湾的资料外,还要注意林森早年在台北、嘉义活动情况及有联系的名人。而在大陆除查阅有关史料外,还要到林森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如福州的仓山、英华学校、冶山、鼓山、金山寺、青芝山……闽侯的尚干、凤港、禄家、闽二中……福清的海口……上海的江海关、三山会馆……江西的九江、阅书报社、金鸡山炮台……庐山的半山亭、交庐桥、仙人洞、别墅、故居……南京的国府、故居、中山陵、明孝陵、音乐台……广州的大元帅府、七十二烈士陵园,北京的中山公园、碧云寺、铁狮子胡同……河南洛阳,重庆的国府、南温泉、林园……
除两岸外,还要注意他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活动史料,尤其在美国主持海外党务、筹款这段非常值得重点调查研究。
另外,还要注意林森的社交活动及来往人士,从众多人物的日记中发掘史料。如《邵元冲日记》,《郑孝胥日记》……收齐资料后,再行编纂工作。我们省林氏委员会同仁林友华、林浩等正努力着手于这项工作。
四、两岸同心,修复林森古迹。
与林森有关的在大陆的文物古迹不少,他负责醵资竭力经营的南京中山陵、广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早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林园中的林森墓于文革中被毁,后中央拨款重修,1979年,旅美林森侄女林湘女士携夫周开仁回国谒陵,现也为国保级文物。重庆市竟将陪都国民政府大楼拆毁,开发房地产。重庆大学原将林森题字的大门拆除,现又原样恢复。南温泉别墅保护尚可。南京国民政府子超楼开放参观,每天游人如潮。江西庐山日照峰的林森房子原为文保单位,现已拆建为商品房。
现回顾一下福州林森文物:青芝山的啸余庐、藏骨塔等保护尚可;镇海楼已修复,遗憾的已不复林森纪念堂之名。故乡凤港由台胞盖了个象征性故居,其在尚干的祖居破损严重。而其在福州仓山程埔头七星巷的林森公馆在大规模开发中,躲过被拆的危机,矗立在杂乱无章的工地中,很值得修复,建议由市里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组织两岸乡亲宗亲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将其辟为林森生平事迹陈列馆,让海内外乡亲及游客能有场所了解、凭吊先贤。
综上所述,福州作为林森故乡,现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广大的胸襟,正视两岸关注的民国元首林森的纪念与研究,应办实事,继续开拓提升研究层面,着手修复林森公馆辟为陈列馆,必然有益于两岸的文化交流,有益于海内外乡亲宗亲的团结,有益于社会和谐,有益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乡亲宗亲及海外乡亲宗亲都会乐观其成,且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
林伟功
上一篇:林森年表
下一篇:孙中山与林森论文提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