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林森
“子超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1)是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2月对林森的评价。在浩如烟海的民国史料中,笔者可能无知浅见,至今尚未见到民国哪位要人受到孙中山先生如此肯定的赞语。笔者忝为福州市人物志主编,同时作为林森族中后辈,且家父当年亦曾在重庆作为亲族奉调为其守灵,因而受海内外族亲之托,担任林森研究会会长,十余年来广泛收集有关林森史书,并与众多同仁协力作点研究,且于1992年参与组织了国内首次林森研究学术会,以及与台湾学者交流。今逢孙中山先生l30周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会,特就孙中山先生与林森之间的关系作点探讨,以就教于方家,请各位先进不吝赐教。
林森与孙中山挚情之建立
林森(1868.2.11——1943.8.1.),原名天波,字长仁(所有传记不知我族——陶江林氏规矩,指长仁为号、为谱名、为又字均错讹),号子超(将此称字,亦是差讹),晚年自号青芝老人,福建省闽县尚干乡人(今闽候县),清同治七年戊辰正月十八(1868年2月11日)生于凤港(抗战中家父林朝绥在重庆任职,每逢叔祖林森农历正月十八生辰上午,同族亲国府参军林元铨、林叔向等向其祝寿,今家父、其华尚健在可证。故台湾林逸、大陆娄献阁两教授均在著作中将公历2月11日讹为农历,实为遗憾)。按族例出继伯父道举为嗣,3岁即随生父道炳迁居福州仓山土地庙街,后入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学习。1889年考入台湾电报学堂,翌年任职台北电报局。1893年,其妻郑氏去世,遂投身革命,终身不娶。甲午清廷战败,割让台湾,林森积极参与救亡,著《闽警》一书以唤醒民众危机感,联络有志青年投身救亡。旋入台策划重光事宜,引起日方注意,逃避回闽,1902年考入上海江海关。救国图强思想日炽,与林述庆、史家麟等筹组福建学生会,被举为会长,广交同志,致志革命。1905年同盟会成立,率会加盟。翌年,派人设支会于福州,并与桥南社、益闻社等组成同盟会支会,对外用“丙午俱乐部”名称。1907年,林森回闽,黄乃裳等数十人开会欢迎,黄致辞“林君在沪组织福建学生会,聚东西洋及省内外福建学界名人于一堂。共同研究政治、社会、文化事业,为改革中国之准备,其旨趣实堪为世人所崇拜。其关怀公益,嘉惠后进,其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尤属难能可贵”,(2)正是对林森组织学生会进行各种活动的真实评价。“学生会,对于凡有关外交事件发生,势将丧失利权与玷辱国体者,皆出为力争”,(3)并“与海军革命派声气相通”,(4)为以后策动海军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9年,林森调职九江关,与吴铁城等设立浔阳阅报社宣传革命、创办商团,举办军事训练班及联络新军等活动。辛亥广州起义,林森出面募款助林文、方声洞、林党民等赴粤成行。当决定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后,林森策动了九江、镇江、海军等起义,以及援鄂、援皖的行动,稳定了长江起义的全局,“功莫大焉”。(5)正如吴铁城所云,九江起义对革命大局的影响有三:“一、九江是紧接武汉的大商埠,为军事重镇,也是江防重镇。武汉得此响应,成犄角之势,声威顿增,扬子江下游各地,多借九江方面互通声气;二、当清廷增援鄂境,武汉一隔,寡不敌众,汉阳复失,情势更险。九江方面乘机出兵,南昌、安庆相继反正,下游各地接续响应;三、海军方面,因九江光复,故所有海军舰队都来合作。以海陆军联合的力量援鄂、援皖,促成革命大局的奠定”。(6)
林森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对革命事业执着追求,孙中山先生对其已有深刻了解。民国初创,林森力持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而他也被推举为参议院议长,领导了立法工作,使《临时约法》成为制约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的法宝。林森与孙中山先生的直接共事,可谓由民国开国开始,至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止。在前后14年间,中山先生的政治生涯危机四伏,在二次革命、讨袁、护法、北伐的风风雨雨之中,林森无论身处海外,位居坛坫均坚定地支持中山先生,极力维护中山先生的政治领袖地位。他俩平辈论交,由所收集到众多孙林交往函电中,中山先生多以“子超吾兄大鉴”(7)开篇,末署孙文。在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的孙中山先生题赠林森的“天下为公”墨宝的上款为“子超仁兄雅正”,据笔者所知,中山先生题赠与人的“天下为公”、“博爱”墨宝不少,而题款用“仁兄”相称者甚为罕见。(目前福州尚存中山先生“博爱”墨宝2幅,一为赠林白水、一赠林泽人,均无此类题款)
孙中山先生与林森的挚友情谊,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上的,在风起云涌的政治狂涛中,相互支持,志同道合,互相信赖,建立了血浓于水的交谊。在风雨中携手搏击种种风浪,和衷共济,情义深重。即使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林森仍倾尽心力募巨款建中山陵、他于1912年元旦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起至病逝于1943年止的12年国家元首生涯中,不遗余力提议尊中山先生为国父并于公布、在纪念周上极力推崇中山先生革命思想与遗教,也足见两人生死不渝的挚情。
孙中山对林森的信赖
自民国开国至孙中山先生逝世,可以说孙中山先生对林森是十分信赖与器重的,无论是委以主持参议院制定《临时约法》、与袁世凯斗争,赴美负责海外党务、主持国会、北伐留守广州代行非常大总统职权、委主闽政明令兼管中央政府各行政机关、委以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指为改组国民党中央九执委之一、国民党一全大会指派为五人主席团主席之一,主持最重要议案的审议,并提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等,以及命林森所主持的美洲支部为统管欧美党务的“领袖支部”,誉林森“此军政府只先生可重托”、“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足见中山先生对林森器重的程度。
林森在议会、国会中的情况,另作叙述,现拟将中山先生对林森的信赖择其要陈述于下。林森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晋谒中山先生,在黄兴等人拒绝填写誓约加入中华革命党的情况下,他毫无反顾盟誓入党。当决定赴美时,中山先生非常信赖,“特予秘密电码一纸,使通消息”。(8)林森抵美不久,中山就命他主持美洲党务,并负责设“民国维持会”筹款讨袁。林森不求私利,积极工作,成绩斐然,孙中山于1915年5月28日谕令:“现在事机日迫,对于海外支部、分部,当变通办法……所有驻设美洲各国、并美属檀香山(除菲律宾地势接近东京,可由本部直辖外,其他一概含纳)、及欧洲利物浦并英属坎(加)拿大等处支部、分部,统由旧金山支部接洽,即以旧金山支部为上开各处支部、分部之领袖支部,并予旧金山支部长林森……以权宜处分之权……”(9)
林森奉命主持美欧党务外,还积极创办航空学校,担任校长,培养了中国早期航空人才。在筹款讨袁方面,“前后共汇交东京者,约日金一百二十万元,其中由子超先生于民国五年归国时亲呈总理者十八万元,实占是役海外南北各地总支部筹饷成绩之第一位”。(10)为讨袁护法及维持中华革命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恰发现当年孙中山先生于1915年12月25日为讨袁筹款致林森电:“沪电,五省合抗袁事,确得真信。滇黔长官电袁云:‘民意反对,请罢帝制,杀杨孙’。一面派兵川湘边界,约三星期内声讨。鄂有款即发,南北各需甚急。沪虽增兵一旅,尚易着手,有五万即能十分成功云。请勉筹速汇。……一万元收”。(11)可见中山先生对林森之信赖,连军事机密都详告,而需款也直言不讳。而难能可贵的是林森“在美之生活,极为简单。美支部之正副部长均为义务的无给制”,(12)靠代办闽省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布置酬金生活,直至中山闻知其刻苦状况,“乃函令民国维持会代赠子超先生美金三千元为生活费”。(13)林森如此公私分明,业绩突出,也是中山先生对他信赖、器重之根本原因所在。
林森回国后重返国会,组织“宪政商榷会”与研究系抗衡。并将孙中山先生“意旨传布于各同志议员”。不久,黎元洪解散国会,林森与众议员南下广州护法,举行非常会议,选孙中山先生为军政府大元帅,林森当选参议院议长。为支持军政府护法大业,林森亲往南洋募款。不久,被中山先生委为外交总长。1918年5月,孙中山迫于形势辞职离粤,对林森言“我之回沪,先生固不必为形式之同进退,尚宜保全议会以行使民意之政权,制衡军政府与北洋政府之治权……此军政府只先生可重托,我当盱衡内外局势,随时与先生连络商量应对决策也……” (14)今先生高才饱学,谦冲为怀,甘为鼓吹家、实行家,此不独个人感激得一知已,尤为全民幸福称庆也……”(15)为护法讨逆计,8月28日,林森与吴景濂联署函请中山先生复职,孙坚辞。林森在粤坚持斗争,始终无负孙中山先生之重托。
不久,孙中山先生返广州重组军政府,林森重整国会,主持取消总裁制,选中山先生为非常大总统,代表国会授印符并致词。由现存的孙中山先生与林森等人在元帅府、在大总统就职典礼、在总统府的三张珍贵照片,不难看出林森的政治地位与中山先生的亲密关系于一斑。接着中山先生赴广西筹划北伐,林森受命留守广州,代行非常大总统职权,足见孙对林之信赖颇深。
1922年,陈炯明叛变,广州政府随军入闽,林森由中山先生批牍“作答。海外华侨同志外属于林子超……”(16)(见附件①)举选为省长,并明令兼管中央政府各行政机关,(17)事实上仍是代行大总统职权。林森任职不久,出现的“倒林拥萨”风潮,是北洋政府对南方政府的颠覆,中山先生为此批示“发电大骂假冒公民。此间当维林排萨,必极力之所至以达此”。(18)(见附件②)并称林森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见附件③),可谓是对林森最高之评价。也可见中山先生对林森信赖器重殊深。
1923年10月,孙中山先生决心改组中国国民党,林森等九人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负责主持改组事宜。在翌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全大会中,林森与胡汉民、汪兆铭、谢持、李守常(大钊)等五人被中山先生指定为主席团主席,林森负责了《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案》的说明,并先后主持了《组织审查党务委员案》、《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宣言审查委员会报告》、《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海外报告》、《纪律报告》、《军事报告》、《海关问题》等最重要议案的审议。并由中山先生提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后来,孙先生北上商谈国事,林森受命襄助政务。
以上种种,足见中山先生对林森的信赖之殷。
林森对孙中山的支持
由目前所能查阅的史料看,林森对孙中出先生确是极力支持,忠心耿耿的。林森自任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始,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止,在政见、经济、道义上始终支持孙,毫无反顾,可以说给孙大力、无私的援助,林森在领导参议院立法,加入中华革命党、主持美洲党务、率议员南下广州,力持选孙为军政府大元帅,主持议会与桂系军阀抗争、取消总裁制、制止陈炯明凯觎总统职务阴谋、选孙为非常大总统、支持北伐留守广州、参与改组国民党、在国民党一全大会上,主持众多要案的审议……均是极力支持、维护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与领袖地位;在讨袁、护法斗争中,林森在美洲募集巨款支持孙、后下南洋募款支持孙之军政府、直至孙逝后主持向海外集巨资建中山陵等。可以说无林森的强有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在很多事情上将一筹莫展。
辛亥南京光复后,林森作为江西省代表,于11月6日,在l7省代表参加的有三个候选人的临时大总统正式选举会上,积极倡导选举孙中山先生,众代表纷纷投下神圣的一票。孙中山先生以16票(黄兴l票)当选台湾省临时大总统。依照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大总统行使政权,以参议院行使立法权。1912年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林森受本省推举,为福建参议员。他以成功策动江西陆海军起义,并作出援鄂、援皖决定,奠定了辛亥成功之基,功勋卓著,且“风仪端肃,论述严正,议席中翕然归之,遂膺选为议长,民国法统于是创始"。(19)在林森主持下,于2月上旬开始制定《临时约法》,至3月8日完成三读程序,约法共七章五十六条,11日由孙中山先生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公布。
由于袁世凯假意表示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荐袁以代。 4月l日,在参议院为孙中山先生行辞职仪式,林森以议长身份发表演说,指出“孙中山先生发宏愿救国,首倡共和之议,奔走呼号于专制淫威之下,屡濒于危,而毅然不辍,二十年如一日。武汉起义未一月,而响应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固亡清无道所致,抑亦先生宣导鼓吹之力实多也。当时民国尚未统一,国人急谋建设临时政府于南京,适先生归国,遂由各省代表公举为临时大总统。受职才四十日,即以和平措置,使清帝退位,统一底定。虽柄国不满百日,而吾五大民族所受赐者,已靡有涯矣。固不独成功不居,其高尚纯洁之风,实为斯世之矜式”。(20)对孙中山先生评价甚高,这是林森发于内心的心声。
孙中山先生辞职后,按他荐袁之请,参院选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袁要挟迁都北京,林森赞同中山先生意见,反对北迁,经过激烈斗争,由于众多议员妥协,林森努力失败。参院移北京后,林森以议长之责,“先一日见袁氏宣言书原稿,其中有迁就外人、有伤国格的话,……逐项签明,请勿发表,乃乘夜入府见袁,面陈一切。袁氏不得已从之……翌日,袁氏莅院就职,佩剑登场,趾高气扬……(林森)持正不阿,趋前阻止曰:‘此地乃代表人民之最高机关,不得携带武器,请先生解除佩剑,以崇法治’。袁闻言为之变色,赧颜从之”。(21)由林森持正不阿,同以议长身份对待孙之辞职与袁之就职,态度泾渭分明,不难看出林森对中山先生的赞尝与支持。
此后,林森辞去议长职务,受孙中山先生之托,返闽组织国民党福建支部。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袁派人暗杀,国内形势紧张。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开幕,林森又作为福建省选派之议员出席参议院会议,被举为全院委员长。7月,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14日下午,林森在宣内英予胡同住宅召开两院少数同人秘密会谈,安排同人中与南方军事政治有关系,而又能起作用的,即日南下,留京同人坚持在国会内外作反袁活动,予南方讨袁军以政治上之声援。不久,北京形势日趋紧张,9月10日,林森离京赴日。
林森在东京拜谒孙中山先生,并不顾友人劝阻,盟誓加入中华革命党。给组织该党导致黄兴等拒绝加入的中山先生以有力的支持与声援。接着,林森赴美担负起扩大党务,为革命党、讨袁筹募经费的责任。极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为此负责欧美党务的领袖支部产生了,且为革命党募得一百二十多万巨款,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袁世凯死后,国会重开,林森回国,组织“宪政商榷会”,主张地方分权,省长民选。12月上书中山先生,报告政局变化。嗣应中山先生电召,与两院议员南下广州,赞襄护法,将支持中山先生的行动付之实施。
1917年9月,在广州举行非常国会第四次会议,选孙中山先生为军政府大元帅。接着,林森再当选为参议院议长。为解经费匮乏之虞,林森赴南洋募款,支持中山先生的护法大业。林森还以议长名义募捐修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当中山先生受排挤去职时,林森回国即往拜谒与挽留,但中山先生去意已决。是年孙中山先生曾于9月2日致电林森:“电留甚感。文以护法之局无望,特脱离军政府,得以自由行动,另图根本之救国耳,非置国事于不顾也。所望诸公行使最高职权,毅然取消误国之军政府,使强盗利用,以致一误再误,庶不负国民之所托也。如公等能此,文当惟力是视,以从公等之后,而图根本之解决也。孙文。冬。”(22)林森仍坚决支持中山先生,主持议会行使最高职权,坚持与桂系军阀抗争,筹资修黄花冈烈士墓,编纂《黄花碧血集》,请中山先生题跋,始终维护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领袖地位。接着林森等再电中山先生“……十三日开院联合会,议决电请留……但望接电之后,勿再坚辞……”(23)此后孙中山先生返广州重组军政府。林森主持重整国会,主持取消总裁制。为选举中山先生为非常大总统,作出很大努力。1920午9月10日他曾给中山先生一电,可窥工作于一斑:“中山先生尊鉴:敬启者,选举总统一节,现已先由福建省两院议员入手,已得有十二票,此系确定不变之人,兹特录列名单呈览,请交书记按名发一公函嘉勉一番,借此联络,更好再向其他议员设法;虽然事见烦琐,祗因各议员钦慕德望心殷,莫不以能得一言一字之褒,引为亲贤之幸,千万勿却森之请求为祷……今日吾党尚应努力奋斗,至选举总统之后再定行止……”。(24)在林森慎密安排下,终于制止了陈炯明觊觎总统职务的阴谋,选中山先生为非常大总统,并代表国会授印符与致词。林森在支持孙中山北伐留守广州、参与改组国民党、在国民党一全大会上主持众多要案的审议……方方面面,费尽心力,处处事事都是极力支持、维护中山先生的事业与领袖地位,在危难之中见真情,林森对孙中山先生的支持是难能可贵的。
林森对孙中山的尊崇
可以断言,林森对孙中山先生的尊崇由来已久,达到生死不渝的地步。由中山先生当选临时总统始,无论讨袁、护法、北伐,直至中山先生病逝,林森对其一直十分尊崇。此后踏勘中山陵地、募巨款建陵、迎榇奉安、纪念活动、颁布尊中山先生为国父,处处强调奉行中山先生遗教,即使抗战也不稍怠。林森一生中虽有西山会议受警告处分之嫌,但毕竟为国家、民族作出杰出贡献。1943年8月l日林森逝世后,翌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就发表《为元首逝世致哀》的社论,指出林森“承继国父的遗志,毕生尽瘁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更亲自领导了抗战建国的伟大而艰苦的事业,不仅全国敬仰,友邦也莫不钦佩!”4日,中共中央致唁电称林森“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15日,延安军民十多万还举行追悼活动。“承继国父遗志”就是对林森尊崇追随中山先生的肯定。
林森对中山先生生前的尊崇在前文中已显而易见,不再赘述,下面着重于中山先生死后的论述。中山先生病故北京,林森立即赶到北京主持祭葬事宜,主祭于社稷坛,以“一人千古,千古一人”联以悼。接着带领马超俊等南下南京,遵中山先生生前遗言,以年近6旬老迈之躯,踏勘紫金山麓陵地,然后主持中山陵的筹资、建设、绿化,直至抗日爆发。由他出面向海外集资达四百八十多万两银子。建筑工程均事必躬亲,以表尊崇之意,也寄对挚友的哀思。当选为国府主席之后,仍然如此,直至抗战军兴入川前,“每日清晨辄躬亲至陵地巡视一周,指导工程或与农场老农闲话”,公暇多在中山陵,关心陵园的众多工作。为了使陵工上乘,他派人在福州请蒋源成石匠铺刻制石华表等,且自资刻两尊立式雄狮作为自己敬献于中山陵前的供物。林森曾对石匠说:“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像一只睡狮,当他清醒过来时,那就势不可当”。后来人们评价此狮具有“顶天立地,继住开来”的气概。
1928年3月林森为孙中山先生年谱作序,指出“中山先生一生的事业,全世界的人士都认为他为四十年尽力于国民革命,是一种极其伟大的功绩……”年底,林森、郑洪年、吴铁城被委为迎榇专员,着手迎中山先生灵榇南下南京。林森将迎榇工作作了精密安排,有的项目事前还经过演习,以保证准时无误。迎榇奉安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奉安事毕,林森兼任陵园管理委员会常务主任委员。未了工程及续建工程在林森领导下继续进行。为了使陵区更完善,林森倡议将钟山大片林区划入。直至抗战爆发,移都重庆前,林森十分关心陵园未竟工程及管理保护,体现了林森对亡去的挚友孙中山先生的尊崇怀念之情。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所有活动中,林森的演讲中处处可见其对中山先生的无限思念与尊崇,且强调弘扬精神,遵循遗教。在1931年10月26日中央党部总理纪念周上,报告海外视察经过时说:“此次在各地看见纪念总理的工作,颇堪注意。过伦敦时曾参观使馆内总理蒙难时住的一间屋予,又有总理用过的物品九件……希望将来中央能接济他们经费,运回中国来保存。过新加坡时,又曾见张同志的晚晴园,亦为当年总理居住之所,现已卖出,希望中央能够用钱赎来,以资纪念”。 (25)
林森在中山先生诞辰66周年纪念会上说:“今天是总理的诞辰,我们开纪念会,也是全国一致表示敬意,表示对总理的一种信仰和崇功报德”之情。另外如诠译中山先生“亲爱精诚”;体识“天下为公”;“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和平奋斗救中国;”及作题为“追想总理革命精神,挽救当前国难”;“力行总理遗教巩固国家基础”;“救亡图存首应崇尚气节”;“加强抗战力量”……众多的纪念周活动演讲中均尊崇中山先生的思想品格。
尤其,于1938年11月12日,林森在中枢总理诞辰纪念典礼上,专题作了《总理伟大人格和精神》的报告,首先提出“总理是我们手创台湾省的国父”,认为要将中山先生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中最主要的作为应付急难的模范。“第一、是意志坚定,不畏艰苦……切实效法……才能胜任艰巨,达到我们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伟大目的”。“第二、是博大宽厚,亲爱精神……在这……共赴国难的时侯……不分派别,不分阶层,化除成见,消灭种种界限,做到更进一步的全民族,全中国钢铁一般的团结无间,才能够完成复兴民族的伟大事业”。“第三、是大公无私,不慕权势……在这抗战建国……的时侯……效法总理……抱定‘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大原则……不计个人私利,为国服务”。“第四、是刻苦自制,俭约自奉”……克制自己,振刷精神,节省心力物力,不使浪费,尽量贡献国家,解救当前的国难”。(26)可以说对孙中山先生的尊崇已达到极点,且号召大家作为学习典范。林森在主编《陶江林氏族谱》序中,也念念不忘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希望宗族必须遵循“总理在民族主义五讲中谆谆言”,强调恢复民族精神,“自爱自励,任重致远,为国家争光荣,为宗族争光荣”,在为族中题昭穆辈字时,也以“增进民权,致治大同”勉励族人。(27)
林森还在1941年元旦中央广播电台播音时提出“国父和诸位先烈创造民国惨澹经营的光荣历史,以及国家目前处境的艰难和前途的远大和光明。……要必胜必成……第一、我们要提高民族精神,坚持抗战到底,以实现民族解放的目的。……第二、我们要促进地方自治,加紧政治建设,完成宪政,实现民权平等;……第三、我们要励行经济建设,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以达到民生优裕的地步。……这三点都是根据总理遗教,向诸位贡献的一点意见”。(28)翌年元旦,林森还率群僚遥拜中山陵,并致辞。1943年元旦,还作了《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报告,还多次提到中山先生,并在电台播讲。5月车祸中风,8月1日去世。遗嘱中还有“精诚团结,淬厉奋发,一致祖述国父之遗教”句。可以说林森对孙中山的尊崇是至死不渝的。
综上所述,孙中山先生与林森之间的关系绝非一般,挚友之情建立在革命事业同心的基础上,同为国家、民族积极奉献。俩人在民国肇建,以开国临时大总统与参议院议长身份,一起共事,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建立了相知极深的情谊。孙中山先生对林森无比信赖,托以统管海外欧美党务“领袖支部”之责,认为军政府只林森可重托,明确表态林森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且委以代行大总统职权、兼管驻闽中央政府机关、国民党一全大会主席团主席等责。而林森则对孙中山先生全力支持,无论斗争于议会、选孙中山先生为军政府大元帅、非常大总统,以及筹款海外支持孙中山先生,均极力支持、维护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与领袖地位。且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尊崇,更达到至死不渝之境地,无论中山先生生前如此,死后也同样,他筹建中山陵、迎榇奉安、尊中山先生为国父,处处强调奉行中山先生的遗教,号召抗战建国,赢得海内外尊敬。林森在国民政府主席任上的作为,中共中央也曾给予“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的肯定评价。辛亥革命后,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孙中山先生与林森携手共进,相互信赖支持,患难与共见真情,已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福建省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林伟功)
注:
(1)台•林希岳编《青芝老人遗墨》24页,《孙文复王永泉函》。
(2)、(3)、(6)美•林湘《林森与辛亥革命》引《开国文献》,《大公报》1981年9月下旬连载。
(4)《福建文史资料》第六辑188页。
(5)台•福建同乡会编《福建先贤传》第一集130页。
(7)台“国史馆、党史委”编《林公子超遗集》94页。
(8)台•林逸撰《林子超年谱》 35页,商务印书馆。
(9)《林公子超遗集》54页。
(10)、(12)、(13)同上485页。
(11)、(22)《青芝老人遗墨》239、240页。
(14)、(15)台•朱西宁《林森传》179页。
(16)、(18)、(23)《青芝老人遗墨》 234、238、233页。
(17)、(24)《林公子超遗集》93、90页。
(19)、(21)《林公子超遗集》511页。
(20)《开国文献》林湘引。
(25)、(26)、(28)《林公子超遗集》 124、38l、436页.
(27)林森主编《陶江林氏族谱》序集17页。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