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林氏发祥地文物古迹
九牧祖祠
九牧祖祠 原为奉祀披公之墓祠,明万历间前埭房知府林呜盛、材行房知府林及祖主持重建,并绘披公及其九子像于祠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韬、披、昌后裔三房合心捐资追祀万宠,兼祀韬、昌。重修祖祠碑记今存,矗立于祠堂门前。至20世纪80年代,祠堂已濒临圯坏,乌石族人与莆林热心人士发起,已简陋修复。2005年,九牧祖祠由福建省文联和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授子“八闽名祠”牌匾。
乌山诗碑
乌山诗碑 为椭圆形碑刻,正面书题”乌山”,背面题“种槐”,正面下方刻五言绝句一首,诗云:乌石开灵境, 白云护草庐。径中松菊在,解祖赋归欤。落款:“端州”,为唐端州刺史苇公所书。
砚泉池
砚泉池 砚泉池 (谷称墨池,亦称风水池),穴名“螃蟹迎湫”,相传为唐九牧兄弟汲水濡墨洗砚处。公元2003年春疏浚修复。池深2.3米,面积240平方米,约储水320立方米。
砚泉碑刻
砚泉碑刻 今存祖居古井旁之“砚泉”碑刻为唐端州刺史苇公书迹。井侧所置宋代石孟。款识为: “宋天圣四年丙寅(公元1026年)置石孟林穆之。”
宋代石孟
唐代大石砚
唐代大石砚 砚长91厘米,宽54厘米,刻工粗放,古朴大方。砚沿开有水沟,砚池中雕有一只小龟,砚侧有一出水孔。此砚为九牧兄弟研读书写共用的文房四宝之一。
唐代石狮
唐代石狮 石狮造型古朴,线条生动,经考证为唐代原物。
“三台拱曜”祖陵
“三台拱曜”祖陵 阙下、九牧,游洋林氏先祖韬、披,昌三公墓均在仁德里澄诸后垄(祖祠东侧),三墓并列,窀穸相连,故称“三台拱曜”。墓向坐北朝南,韬公居中,披公在左,右为昌公,披公墓子1997年12月公布为莆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至2005年,由九牧林氏联谊会、莆田九牧祖祠董事会组织发动各地林氏后裔重修韬、披、昌三公墓。
现“三台拱曜”墓占地总面积1.31亩(837.85平方米),通面宽33米,进深26.45米,由墓丘、环座、祭台、墓坪组成;每个墓丘均为石、混凝土水泥构筑,平面呈”风”字形,高1.5米,宽7米,深11.5米;有上下两个墓坪,总面积542.7平方米。
墓沿及陵园南墙分别雕饰“二十四孝”及“莆田二十四景”图案精美,祖陵东侧矗立“三台拱曜”文物保护碑及重修功德碑,功德碑镌刻此次为修复祖陵作出贡献的宗贤芳名。墓南将依原构重立《睦州刺史府君神道碑铭》,碑铭原为披公第六子蕴公书撰,立石于唐敬宗宝历年间(公元835—826年)。五十年后,黄巢兵过时遭毁。为莆阳最古老的神道碑墓表。
1
2
3
4
5
6
7
8
9
唐林氏九牧墓 唐九牧墓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峰村(旧称凤林村)福平山,唐代晋安林17世九牧兄弟苇、藻、著、荐、晔、蕴、蒙、邁、兢同葬于此。该墓始建于9世纪间,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唐代古墓葬。墓向坐西北朝东南,坟作龟背形,九丘一字形并列。墓场开阔,分上下两层,条石铺砌。上埕横长55米,宽1 8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下埕面积约650平方米。墓场东北矗立石碑坊一座,题额曰: ”唐九侯伯仲林公墓”。
据明代万历工部侍郎何乔远在《闽书·福平山记>中记载:福平山“起尖山止北螺村,地延袤爽垲,如飞凤之形,唐林苇、林蕴先世居此。欧阳詹自泉诣莆与苇、蕴兄弟九人并仕州牧,其卒也并葬是山之下……九坟并列为龟体,莆人谓之九龟。”1965年前后遭毁,仅存墓园基址及部分墓室。墓陵附属建筑物积翠庵及庵前放生池尚保存(经考证,积翠庵为唐代诗人欧阳詹创建的福平别墅即福平书堂原址)。唐九牧墓古迹已编入《福建省重点文物地图集·莆田分卷》。并规划扩建为“九牧陵园”。主体工程现已重修告竣。
上一篇:林伟功应邀飞抵青岛
下一篇:九牧墓主体工程竣工庆典盛况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2016年6月6日,香港平潭同乡会成立......
-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
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大会在北京......
-
总会探讨助学济困事
本会讯7月21日,根据中华林氏总会......
-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举
11......
-
“唐甘露林”阙下林
“唐甘露林”阙下林氏祭祖仪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