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簪缨

时间:2010年07月14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妈祖神女

  林默娘 女,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世称妈祖、天后,据传说记载:“莆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九子俱贤。唐宪宗时,九人各授州刺史,号‘九牧林氏’。曾祖保吉公,乃邵州刺史蕴公之孙圉公子也,五代周显德中为统军兵马使。时刘崇自立为北汉,周世宗命都点检赵匡胤战于高平山,保吉与有功焉。弃官而归,隐于莆之湄洲屿。子孚,承袭世勋,为福建总管。孚子惟悫,为都巡官,即妃父也。娶王氏,生男一,名洪毅,女六,妃其第六也。二人阴行善,乐施济,敬祀观音大士。父年四旬馀,每念一子单弱,朝夕焚香祝天,愿得哲胤为宗支庆。……”默娘生时,“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室中,晶辉夺目,异香氤氲不散。俄而王氏腹震,即诞妃于寝室。邻里咸以为异。父母大失所望,然因其生奇,甚爱之。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幼而聪颖,不类诸女。甫八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十岁馀,喜净几焚香,诵经礼佛,旦暮未尝少懈。婉娈季女,俨然窕窈仪型。十三岁时,有老道士玄通者往来其家,妃乐舍之。道士日:‘若俱佛性,应得渡入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诸要典。十六岁,窥井得符,遂灵通变化,驱邪救世,屡显神异。常驾云飞渡大海,众号日:‘通贤灵女’。越十二载,道成,白日飞升,时宋雍熙四年(987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也。”从宋朝到至今,妈祖倍受敬仰,民间传说其勤于劳动,好学不倦,苦修济世本领;不顾个人安危,在狂风恶浪中拯溺救难;孝悌仁爱,下海救父寻兄;惩恶施善,解除疾苦。妈祖成为正义与威力的象征,慈爱与和平的化身。妈祖羽化后,被民间称为海姑、圣母、神女、通玄灵女、海神娘娘、妈祖婆、姑婆、湄洲妈、南海女神、泉州神女等。宋以来封建帝王则封她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天妃、圣妃、天后、天后圣母等。因信仰者日众,遂从地方保护神发展成为中国沿海和江河航运的保护神,成为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保护神。

  梅妻鹤子

  林和靖 原名逋,字君复。宋太祖开宝元年 (968年)生于钱塘(今杭州),卒时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故后世称为林和靖。林和靖少孤而好学,天资聪慧,然秉性恬淡好古,不求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卜居孤山,结茅为舍,在宅旁遍植梅花,又养白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林和靖多才多艺,作诗填词,书法绘画,造诣精深。字画道劲俊逸,草书别具一格,为宋人所称颂。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逋工于画”;陆游在《跋林和靖帖》中盛赞:“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时名家则赞之为“墨妙青囊秘”。然林和靖最为后人所推崇的是诗(有《林和靖诗集》四卷)。诗字字仔细推敲斟酌,因而奇句叠出,章法不凡,确实极具功力。陆游曾评论说:“钱塘林君复……工于诗。”《宋史•隐逸传》也载:“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其咏梅诗,文句清逸,情景交融,出神人化,可谓千古绝唱。其中名旬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蕊讶粉绡栽太碎,蒂凝红蜡缀初干”;“横隔片烟争相静,半粘残雪不胜情。”将梅花色香情态,描写得淋漓致尽,惟妙惟肖,脍炙人口。欧阳修曾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倍加赞尝,指出:“前世咏梅甚多矣,未有此句也。”苏东坡在题林和靖遗诗中则日:“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林和靖终生不仕,却十分爱才。对别人仕进,总是劝勉有加。其于天圣六年(1028年)谢世于孤山。太守李谘身着素服,“与其门人哭而葬之。” 苏东坡读林和靖遗诗,写下“平生高节已难续,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宋传九牧

  林 杞 字卿材,福建晋江霞洲人。父饭,任晋江县尉,家学渊深。杞好学上进。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知康、雅、泰、淄四州。知泰州时修筑海埭,复良田数千顷,吏民称颂,被誉为淮南第一。夫人胡氏、蔡氏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大、景瑞、景元、景贞、景亨,皆官知州,世称“宋九牧”。杞乃宋九牧之父,世誉“父子十知州”,卒年九十一。后裔蕃衍于闽南各地及菲律宾等国。

  八闽众杰

  林 特 字士奇,福建顺昌人。10岁时谒江南李璩,献所为文,授兰台校书郎。人宋,以吕蒙正荐判三司户部勾院。累迁户部副使,诏赴内朝。三司副使予内朝由其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转为尚书右丞。仁宗即位,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后落职知许州,旋以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召司。卒赠尚书左仆射。其为人精敏,勤于职守,据案终日不倦。奉诏撰者《会计录》等。
  林 积 字公济,福建尤溪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丙戌科进士。少时入京师,息蔡州邸寓,得内有明珠数百颗锦囊,如数归还失主。失主感谢分珠奉赠,积固辞不收,“林积还珠”德名远播。历任广东循州判官,江西安福、安徽六合、福建建阳知县,知齐州、泗州,江西转运判官,太常博士、朝议大夫、中散大夫。曾主管开采西南矿产和市舶,为官廉能,有殊绩。王安石重其才。官至淮南(一作河南)转运使。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林积卒于任上。
  林 悦 原名英,因避讳而改名,福建莆田人。官金紫光禄大夫、侍御史。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乞假扫墓。仁宗皇帝问日:“卿殷少师苗裔,家乘可得见乎?”悦取家谱进奉。帝阅数日,御笔大书“忠孝”二字于谱首,钤以御宝,又赐诗二章,以荣其行。勒日:“卿珍重到家,可即回京”。林姓族谱,均以显著位置记载此事。
  林 希 字子中,号醒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宋仁宗嘉事占二年(1057年)进士,任泾县主簿。神宗朝,为同知太常礼院,奉命出使高丽,坚辞。元丰六年 (1083年),迁礼部郎中兼著作郎,与修《两朝宝训》。哲宗元祐间,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出知苏、宣、湖、润、杭、毫诸州。绍圣元年 (1094年),进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章悖执政,引为中书舍人,与修《神宗实录》,拟写黜元祐党人司马光、吕公著等制诰。迁礼部、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后附曾布,被罢知毫、杭州。元符二年(1099年),以端州殿学士知太原府兼河东路经略使,以筑大和等八堡寨毕工进大中大夫、资政殿学士。徼宗立,徙知大名府,又夺职知扬州,徙知舒州。卒赠资政殿学士,谥文节。著有《林氏野史》。
  林从世 福建长乐县人,生卒年不详。进士出身,家资殷富,他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至莆田时,听说同县人钱四娘投资在莆田城南将军滩前筑陂不成,投水自尽,十分感慨,乃捐资十万缗于溪下流温泉水口处继续筑陂,莆田称为十万陂,陂将完工时被海潮冲毁。钱四娘与从世两次筑陂虽然失败,但为后人筑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在两陂之间木兰山麓筑木兰陂,终于成功。莆田人为纪念从世筑陂之德,在木兰陂建林长者庙纪念他。
  林 摅 字彦振,原籍福州,迁居苏州。以荫至敕令检讨官。后迁屯田员外郎。出使河北前陛见,廷对所言深合徽宗意,赐进士第,擢起居舍人,累迁翰林学士。曾奉命使辽,归除礼部尚书,旋被贬知颖州。召为开封府尹,治妖人张怀素一案请焚朝臣与其来往信件以安定人心。两年间进秩九等。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拜中书侍郎。因胪唱错字黜知滁州,改扬州。任上为政事事亲察,绳治污吏,明决疑狱,以观文殿学士为庆元军节度使,又被劾罢。卒年58,赠开府仪同三司。
  林 遹 字述中,福建省福清人。少年立志,青年奋学,博学多才。样哲宗元符三年庚辰科(1100年)登进士第,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初在翰林院任职。宋高宗建炎中历图龙阁学士,著有《妙峰集》。明世宗称“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这六探花指的是:宋元符庚辰科探花林通、明宣德庚戌科探花林文、明嘉靖辛丑科探花林一凤、明嘉靖己未科探花林士章等。
  林冲之 字和叔,福建莆田人。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庚辰科进士,授主客司郎中。靖康元年(1126年)奉命持节出使金国,被执不屈,徙之极北苦寒之地,幽佛寺十馀年,历尽折磨,伤病交加。临死前对同难者说:“吾年七十有二,死何所恨,恨国仇未报耳!”南向一恸而绝。后人钦敬其气节,传颂其执节不辱使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

  浙江精英

  林玉伟 又名杞,字茂南,浙江泰顺人。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丙戌科进士,初授常熟县尉,迁鸟程知县、湖南提举。北宋末,李纲勤王,知其贤,命率湘师人京。师未至,汴京已陷。高宗即位,李纲拜相,荐杞为吏部郎。旋张浚弹劾李纲,林杞调外任。苗傅、刘正彦作乱,林杞助韩世忠勘平变乱。卒于高宗绍兴十年(1140 年),年65岁,追封为吏部尚书。
  林待聘 字绍衣,浙江平阳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授扬州教授。高宗即位,任太常博士、枢密院编修,尚书司封员外郎、左承议郎、太府少卿等职,反对秦桧对金和议主张,被誉为一代名臣。
  林 石 字介夫,浙江瑞安人。有孝名。父丧庐墓三年。母年一百十九岁逝,石年九十馀,白首执丧,尽礼尽哀。时新学盛行,石独以春秋教授乡里,学者称他为塘奥先生,有《三游集》问世。
  林叔豹 字懿文,浙江永嘉人。建炎初为兹溪令,廉明正直。虏破明州,伪立蒋安义为守。叔豹率乡兵攻虏,入城,杖死安义,一郡寻安。高宗驻跸临安,召叔豹为监察御史。
  林 保 字庇民,浙江鄞人。登上舍第,两从广西帅,辟掌管机宜文字。时将士俘平民冒赏,保覆正之。保刚正,民德之。致仕后家居十馀年,著中兴鉴上之,受高宗赐褒。
  林仲彝 号逸林,浙江苍南人。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丁未科进士,授宁德主簿,知信州,荐任吏部侍郎,再知台州。时秦桧专权,请致仕。归家后筑乌屿、新潜、湖南三座陡门,又疏通河道,蓄淡水灌溉四乡之田,泽润生民。
  林 鼐 字伯和,浙江黄岩人。乾道进士,知侯官。所至守已爱民,不以声色恂上官。与弟鼎同为朱熹门人。
  林师点 字咏道,号竹村居士,浙江天台人。博雅好古,购求古帖秘文,锈刻坠简,积千余卷,校雠考订忘日夜。名流如王厚之、桑世昌,皆与交厚。

  理学巨擘

  林之奇 字少颖,号拙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家居文儒坊。幼喜理学,年甫弱冠,已有名于时,颇得中书舍人理学家吕本中赞赏。遂拜本中为师。之奇性孝,后往京师(河南开封)参加进士考试,行至浙东衢州,忽以不得事父母尽孝道为憾,乃复返福州,边事亲,边继续读书。北宋亡后,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市)。时局粗定,之奇父母巳亡,他遂往临安应试,中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授莆田县主簿,改长汀县尉。后被调入京,任秘书省正字,转校书郎,兼代理国史日历所检讨官。时政府欲令学者参用北宋王安石《三经义》学说(按三经义指<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此为王安石变法理论根据),之奇表示反对,他认为《三经义》内容与魏、晋玄学无异,导致学者只知清谈,造成西晋亡国之祸,王衍、何晏之流,罪大恶极。若以儒家学说来衡量,《三经义》是一种异端邪说,与靖康之祸有关,万不可行。朝廷从其言,此议遂罢。南宋偏安东南,仅求自保。当时盛传金人将继续南侵,人心惶惶。之奇表示:“久和畏战乃人情之常,金人知我侧重于和,故以虚声恫喝,非真欲战,意实在和,其所以虚张战势,实要我们坚持和议。今欲和议,宜先备战,能战才能言和。”之奇还要求朝廷加强战备,搜罗人才。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之奇以痼疾请求外放,乃以大宗丞,提举本路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再任本路帅府参议,后以祠禄荣誉职家居,著书立说,自号拙斋,人称拙斋先生。著名理学家吕祖谦拜他为师。淳熙三年(1176年),病卒,年65岁,朝廷谥“文昭”,人祀乡贤祠。之奇著有《书•春秋 •周礼说>、<论孟》、《论语注》、《扬子解义》、《道山纪闻》、《拙斋集》,多亡佚。
  林光朝 字谦之,福建莆田人,生于宋政和四年(1114年),郑侠之婿。勤奋攻读,专心贤贤践履之学,通《六经>,动必以礼。有气节。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登进士第。初授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1172年)任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茶寇犯岭南,光朝击败之。后加直宝谟阁,召为国子监祭酒,迁中书舍人。因耻于与佞臣同朝,以集英殿学士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宋淳熙五年 (1178年)卒,享年六十五,谥文节。有《艾轩集》九卷传世。

  美食鼻祖

  林 洪 字龙落,宋福建晋江可山人(今石狮市蚶江镇可山)。自称“和靖七世孙”。青年时游学杭州,仕途失意。从事编纂著述。研究家事、饮食、烹调、工艺、园艺等民生技艺,著有《山家清供》。记述民间美食品类及其制作烹调方法,如“西安酒法”、“梅花汤饼”之类。另还记载了许多泉州和闽南地区的美食,出现不少地名和土语,如“紫帽豆生”(紫帽山豆芽菜)之类。《山家清事》记幽隐生活和清雅玩赏,如“山轿”、“会友”、“种竹”、“插花”之类。其中一则《种梅养鹤图记》,提择滨水山坡,植梅养鹤,筑室读书,其情趣大有乃祖林逋隐居孤山、梅妻鹤子的遗风。

  诗坛风流

  林 外 字岂尘,号肇殷,福建晋江马平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受书香门第薰陶,“才华过人,工诗词”,父轮,字守辙,少年勤奋,博览群书,学识过人,任广东海丰县丞,教子严而有法。受良好家庭教育,林外也好学博览,经书深探,诗赋专精。贤名鹊起。林外不仅词翰洒爽,且谈吐不羁,饮酒无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庚辰科进士。因放任不羁未被重用。一日游吴江,见垂虹桥气势雄伟,信笔题《洞仙歌》于桥洞飞梁上,时“着道服,不告姓名,人疑为吕仙,传人宫中,孝宗笑日:锁音扫,乃闽音也。后访之,题词人林外,果闽人”(录自《诗品》)。宋孝宗奇其才,于乾道四年(1168年)任外为兴化令。外勤政爱民,有德政。晚年从事写作,著有《烂窠汇稿》。卒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享年八十四,与八世祖子默公(林知)并葬于灵源山,今坟茔犹存。值得一提的是,一首《题临安邸》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经考据疑为林外之作,成为千古绝唱。

  闽学高贤

  林用中 字择之,号东屏。福建古田人。早年从林光朝学。后受业于朱熹,嗜学不倦,被朱熹称为“畏友”。与蔡元定(建阳人,人称西山先生)齐名,终身不求仕进。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与朱熹、张拭同游南岳,有诗唱和,集为《南岳倡酬集》。著有《草堂集》。
  林亦之 字学可,号月渔。福建福清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从林光朝学,并继讲学于莆田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时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年),年49。学者称网山先生。有《论语考工记》、《毛诗解》、《庄子解》、《网山集》。
  林希逸 字肃翁,号竹溪。福建福清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历官翰林直讲兼崇政殿说书,直秘阁,知兴化军。景定间,官司农少卿,终中书舍人。工诗,善书画。著有《竹溪稿》、《续集》等,又有《易讲》、《春秋正附篇》、《考工记解》、《老庄列三子口义》等书。
  林 纲 字德颂。福建宁德人。清修苦学,博览群书,尤精宋代典故。领宁宗嘉定乡荐。所著《源流圣论》前集、后集、续集,对宋代朝章国典,分门别类,叙述详明,颇有参考价值。另著有《皇鉴》前后集。

  浙南名士

  林景熙 字德阳,号霁山,浙江平阳人。宋理宗淳事占二年(1242年)生。历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从政郎。宋亡不仕。杨琏真伽发宋诸陵弃其遗骨,景熙伪为采药者,以草囊拾之。又闻理宗颅骨为元兵投湖中,景熙以钱售渔者网获,盛二函,葬之越山。植冬青树为识,赋《冬青行》。景熙工诗词,其诗感怀故旧,追念宋室,风格凄怆。卒于元武宗至大三年 (1310年),享年六十九岁。有《霁山先生集》问世。
  林公一 字道初,浙江省乐清人。年二十中举人。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科(1259年)中试,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时丁大全弄权,请理宗以公主下嫁大魁。大全恂私,将周震炎改为一甲第一名。抑公一为榜眼。时论哗然。成为中国科举一大丑闻。公一仕途坎坷,初授兴国军判官,继除宗学谕。

  庆元忠谏

  林仲麟 字景仲,为庆元六君子之一,正学明经太学生,官忠谏大夫,以疏论罢赵汝愚事,伏阙忠谏,遭权臣韩佑胄迫害,送京外编管。冤案平后谥赠“忠义”,列乡贤专祠特祀。仲麟生五子,开五宗,后裔居安溪、同安等地。

  神童状元

  林壮行 字君用,陶江林氏十二世禹臣之弟。年十二应宋理宗绍定四年神童(1231年)辛卯科殿试,赐御射(射策也)状元。授迪功郎。壮行博学多才,文章显于南宋。卒葬闽县瑁头(今连江县),墓近毁, “宋状元林公之墓”巨坊刻石尚存。

  孝女存宗

  林义姑 闺讳五娘,福建阖县尚书于官津龙女。生于宋景定二年(1261年),幼随父官于外,通书史,知大义。兄维本荐辟广东辞官归,因展墓覆舟于江,仅遗嫂郑氏,遗腹生元士,月余嫂卒,家中茕稚相对,一线之传岌岌欲绝。姑遂上侍祖母,下抚孤侄女及侄,自己不嫁。至为祖母送终、嫁侄女后,抚养孤侄元士成家。遂诵经茹素以自娱。卒于元至大二年 (1309年)己酉。年49岁。陶江尚干林氏之蕃皆义姑所赐。后人每年以正月$--日姑忌辰先祭祖姑,后方祭祖,以示不忘姑恩。

  文坛泰斗

  林泉生 字清源,福建永福县(今永泰)人。父士霆,元兴化军录事。泉生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从小勤敏好读,为文奇雄过人。初治《易》,后治《春秋》。至顺元年(1330年)中进士,授福清同知。此时,闽海盗贼极多,泉生献计歼灭,以功升泉州路经历。当时百姓有欠政府酒税者,皆被捕,枷号示众。泉生令:凡舶商私酿酒应代偿酒税,可免枷号。后升温州路永嘉县尹。嗣又调漳州路推官,他为政严察,番民不敢作乱。泉生以政绩显著升知福清州。他精通兵法,有将才,曾建歼灭盗匪奇功,而朝廷以文人视之,不予重用,任为翰林学士。他以母老辞,改任福建行省郎中。时闽江口外盗贼横行,违抗政府法令,当局令泉生招抚,各首领闻泉生来,皆解甲听命,随即归顺。不久,泉生人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至正二十一年(1301年)十月,以病死,年.63岁。泉生工诗善文,乃元代福州地区著名作家,但性自负,不能下人,故常招怨。后自悔,名其斋日“谦牧”,又号“觉是轩”。生平好议论,常与亲友门生畅谈至深夜,所得士庐琦、彭庭坚、曾道抚皆有名于时。著有《觉是集》传世。

  琅峰文节

  林 海 字必潮,号琅峰,福建闽县尚干乡人。元至正二十-~(1362年)壬寅科会魁,进士第二名(榜眼),仕兴化踌学正(元分天下为十路)。时值元朝鼎革,林海抗节不屈,被明太祖谪凤翔种马草,后知其亮节释归田里。卒谥文节。民国国府海军中将参军林元铨为其后人。

  元代双元

  林济孙 字石友,号凤梧。福建仙游县人。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庚辰科状元(元代首科),初授翰林院修撰,后任侍讲。学问渊博,尤精于史,曾参与修《宋史》、《辽史》和俭史>。时社会不安,他针对时弊,上书惠宗皇帝,提出治安十策。他认为要使社会安定,关键在于抚惠百姓与清洁吏治。当时南北运河多处淤塞,他又上书提出治河十策,并参与治理运河工程。.林济孙在朝廷任官十余年,迨元末天下大乱时,引退回乡,绝意仕进,结庵于家乡宝幢山下龙华万寿禅寺左侧,焚香讲<易》,以终天年。济孙之子居于仙游县仁德里灵化寺前。明初,其孙赐高带族丁到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安仁里守卫城。乃定居于鳌城秀山镇。不久,其昆仲赐峰、逢原也移居鳌西。传二十余世,分派石狮长福、曾坑、莲埭东堡(一部分)和南安蓝桥等地。

  林 亨 初名条,字蒙亨,仙游人。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癸未科状元。从小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文章、词赋、理学皆精,时运不佳,五十三岁时方中状元。官仅至朝奉大夫,从六品,人明则隐居不仕。林亨家贫,亲属族党中又无官僚可依靠,故有才难以施展而愤愤不平。他作《螺江风物赋》,大声疾呼:“今有人焉,穷而意气之益坚,老而学问之日富,其待时则阴雾之豹,其得时则遇风之鸿,其或者锺美于是,人笑其勤苦而难成就。知夫,一鸣而人不惊,一飞而天可冲,有大摧折必有大成就。”

  林李同宗

  林 闻 字君和,号睦斋,元泰定帝至和元年 (1328年)生于福建南安榕桥。为人敦厚寡言,“承藉前人私蓄之赀,常俵家客航,泛海外诸国。是年元纲解钮,夷人据泉,干戈挠攘,狱论繁兴,而岁又饥馑。公尝散积以济之,活人者多。夷人虽暴,不敢有犯者,多畏公之德耳!”林闾生二子:长名驽,次名端。驽生五子,次子仙保,居泉州,子孙布于学前、登瀛、胭脂巷、教场头和新桥一带。三子信生,改姓李。有趣的是隔世又姓林,如四世林学乾,六世林宗洁,八世林载贽,后改姓李名贽。李贽乃明思想家,其故居在泉州市万寿路,称“林李祠堂”。祠内一碑刻,记载着“一宗两姓”的史实和科举时代涌现的名贤。台湾中研院院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系李贽后人。

  黄冈肇基

  林千一 字宣教,号秀发,福建永定西陂人,乃伯二之长子,九牧六房林蕴后裔。元代在江西为官,致仕后游楚邦,见湖北黄冈山川聚秀,乃卜居黄冈县九龙山(今林家山)。配贾氏生二子:万一、万二。嗣后枝荣叶茂,后裔分布于湖北黄冈、河南光山、商城、潢川和安徽金寨,衍成巨族,英才辈出。当代杰出革命家林育英(张浩)、林育南,巾帼精英林月琴、林佳楣等以及林育容(林彪)皆其后裔。

  毕节开族

  林 秀 生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父林茂,初官湖南,后任河南归德(今商丘南)知府。至正十七年(1357年),茂与万户时公权以城降刘福通,辛丑岁(1361年)归附朱元璋,征战于豫、鲁、冀。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在兰州与元将王保保作战阵亡。时林秀年三十一岁,率明军入成都征战。洪武六年(1373年)携礼部所造第37号铜印转战川南,经云南普定、曲靖人乌撤(今贵州威宁县)。洪武十九年(1386年),钦封明威将军,毕节卫,卒于任所,葬毕节城北文笔双峰下。铜印由林秀后裔珍藏,成为贵重文物。林秀之子林宝,袭封明威将军,生三子:晟、春、昱。晟任武略将军,春任贵州卫指挥,昱任四川永宁卫(今叙永县)指挥。林秀后裔明代多世袭指挥,置身显达,为政得体,史籍多有记载,其后裔播于云、贵、川诸省。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福建林氏委员会官网)
文章热词:宋元

上一篇:明清贵显

下一篇:五代继蕃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