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助学 “德”墨飘香——记东山区乔西村“德园”爱国华侨林德明家族

时间:2009年05月10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德园”相对于乔西村新建的许多高楼新舍,并不显眼,但在建筑材料非常缺乏的1983年,它却是鹤立鸡群。更可贵的是,“德园” 匾额的题写者是当时的名书画家刘海粟、吴作人、董寿平、秦萼生、郭笃士诸人。不难想像,“德园”的主人必然是德高望重之士。的确,它的主人便是爱国爱乡华侨林德明家族。
林德明先生是印尼的爱国侨领。年少时在家乡进过高等小学,尚未毕业的他却颇具胆识,渡洋前往印尼坤甸。做工之余他致力自学,在文史方面有一定造诣,写得一手好书法,并爱好收藏中国书画。后来,日本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印尼,当地一班有识之士在德明先生带动下,成立了“西婆罗洲(现称西加里曼丹)反日同盟会”,秘密组织抗日。日军投降后,为维持治安,林德明先生率同盟军进驻坤甸,交接政权,此举深得人心,同胞们无不感慨:“生子当如林德明。”为了消除华、印两族的摩擦误会,林德明先生做了大量工作,并代理了《南侨日报》等进步刊物,同时担任中华公会工作委员,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进步刊物《黎明报》,筹建印尼坤甸爱国学校,当选“民强学校建校委员会”主任和“民强学校基金会”主席,为团结、组织华侨,传播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享誉侨界。1984年,应祖国人民政府邀请,林德明先生到北京参加建国35周年观礼和阅兵大典。“饮水思源”,在旅居地默默为祖国作贡献的林德明先生,也心系故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极为关心。1987年,他率先捐款5万元,作为家乡乔西小学奖学基金,并倡议设立教育基金会,促进、推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被选为该基金会主席。后来,他又重捐款修建校舍。在林德明先生的影响下,身居香港,饮誉文坛的弟弟林炳然先生也十分关心家乡教育工作,他们一家被当地党政誉为“热心教育之家”。
林德明先生一生以修身立品,谦恭虚怀为做人之道,其子林绵凯秉承父训,在书画界享有盛誉。2005年他的书画作品入选14届国际书法联展,并出任国际潮汕书画总会副秘书长、副主编,2006年筹组国际潮汕书画总会揭阳分会,2007年获选国际潮汕书画总会副会长,被国际潮汕书画总会揭阳分会、揭阳潮汕书画研究会聘为名誉主席,被南岭社印、印尼雅加达中华书法学会聘为顾问,应邀讲学……为中华书画的国际交流做出了贡献。“爱国、爱乡、爱家”的家训,使林绵凯先生也和父亲一样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多次为乔西小学捐赠图书。2004年林德明先生以90岁高龄在家乡逝世,回乡的林绵凯先生又为乔西小学基金会捐了一笔钱,并为乔西小学图书馆新购了一大批儿童读物,希望家乡的孩子能博览群书,多出人才,造福社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的强地震也牵动着身居香港的林绵凯先生的心,他立即与林希炎先生、林民恩先生一道,在家乡揭阳天外天艺术展览中心举行“赈灾书画义展”活动。揭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刘琴对此也作出了高度评价。
最近,林绵凯先生又为乔西小学送来了一些“德园”收藏的书画作品集,那一幅幅令人似能闻到墨香的书画作品,使人见之便会想起“德园”,想起它的主人,想起林氏家族情系桑梓、造福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强势推进揭阳经济社会跨越性发展的今天,林氏家族这份兴教助学,乐于奉献的爱心,不正如他们的书画作品一样,弥久飘香吗?
(作者:程壮君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中华日报)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兴教助学 “德”墨飘香]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