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中的民间俗例

时间:2014年04月02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妈祖文化中的民间俗例

千年来,在莆田民间保留不少有关妈祖的民俗,反映了妈祖信仰的具体特点。妈祖生前为人民,特别是为渔民作了许多好事,殁后被人立祠奉祀,视为神明。从此,随着妈祖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其信奉礼俗及妈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渐被民间吸收,演变成为民俗,形成许多俗例。

诞辰禁捕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前后数日内,湄洲海岛渔民有不能下海捕鱼或垂钓的习俗。据《天后显圣录》载:东海多神怪,渔舟常溺。天后说:“此必是鬼神为殃”,便命操舟鼓浆驰大海中流。那时风日霁静,望见水族辏集,锦鳞彩甲,跳踊吐水沫,看见一处涛头,拥着一尊类似王子仪表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顿时水潮汹涌,舟中人怕得发抖不已。天后说:“不必怕”。即传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扬波,才知道是龙王来朝。以后凡天后诞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庆贺。据此,湄洲海岛渔民认为这几天内,龙王来朝拜妈祖,潮水汹涌,故不能捕鱼垂钓,以示对妈祖的纪念。另据考察,三月二十三前后数天,湄洲岛四周确有不少水族游戈其中产卵。这也许是传说与天象的有趣巧合。

半截红裤 

湄洲岛的大数中、老年妇女,常穿一条特殊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据说这是仿效妈祖的服式。《天后显圣录》载:路允迪出使高丽,道经东海,……见一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又载元顺元年春,粮船七百八十只,由太平江路太仓刘家港开出海洋,遇风突起……官吏恳祷于神后,祷尚未完……,恍见空中有朱衣拥翠盖,停立舟前……,不多时,风平浪静。这些记载说明妈祖着服朱衣,故湄洲岛妇女为神圣而仿效。但妈祖是神明可穿全红,世人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红色。以此表示对妈祖的敬奉,也借此保平安。

梳篷形髻 

梳篷形髻,也叫做帆船发髻。因为湄洲岛习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朝夕祈祝妈祖保佑出海人平安。湄洲岛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头顶发型都是船帆状的。即在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别高出10多厘米,成半孤型竖起的类似船帆的发髻,也叫“妈祖髻”。梳法是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3部分,再把中间部分头发梳成发髻,再梳左右鬓发。然后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有时还在摞髻上插上一根大的缝衣针或银针,针上坠着一条红线,使发型更好看。据湄洲岛渔民介绍,妈祖生前也是梳成这种船帆发式的,后人为了仿效妈祖,而形成习俗。梳成这种船帆发髻,除了表明自己是湄洲岛居民外,也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

“圣杯”问卜 

莆田民间隔迷信,常用一对木制或竹根制的法器,呈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隆起,合成一对俗名“圣杯”,以此问卜。莆田民间传说,有一位铸鼎(即烧饭用的锅)工人来到湄洲铸鼎,连续三次难成,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女孩站在旁边观看,铸鼎工人以为不吉祥,要赶她离开女孩说:“走开是可以 ,但我要那烧红的铁砂”。铸鼎工答应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看捧起那烧红的铁砂回家,却安然无恙。据说,这位女孩便是小时候的妈祖,而且后来也就是用这对手所冷却铁砂所形成的“圣杯”,与天界通话。后人仿效,用木或竹制作法器,成为问卜的民俗。

悬挂菖蒲 

端午节时,旧时莆田人习惯在门上悬挂菖蒲,以为辟邪。这一民俗与各地虽有相同之处,但莆人悬挂菖蒲却与妈祖治病救人的传说有关联。据《天后显圣录》载:有一年瘟疫盛行,莆田县官全家病危,役吏告县官以湄屿神姑法力广大,县官斋戒亲往请教,天后念其素称仁慈,代为仟悔,取菖蒲九节,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愈。县官喜再生之赐,举家登门拜谢。自此神姑名闻全国。此后,民间认为菖蒲乃妈祖所赐,可以辟邪消灾,相继仿效悬挂,渐成当地民俗。

香袋辟邪 

莆田民间,父母常为儿女到宫庙祈求香袋,供子女戴挂,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这种香袋为布制,2寸见方。正面红色,中锈太极八卦,四角落空隙处,绣有“湄洲祖庙”四字。四角边缘尖端,扎杂色绒线;背面为草绿色,正中锈红花一朵,并在三分之一处,加一块红色盖帷,上锈“天上圣母”4字,袋内能藏符咒升香灰,于正面边缘处扎一扣眼,以便穿线戴挂。

九重米粿 

在农历九月初九,莆田人多蒸制“九重米粿”,即用米浆和配料蒸制。先蒸第一层,然后再蒸第二层,连续9次,即蒸成“九重米粿”。民间传说,蒸“九重米粿”,一是因妈祖殁于九月初九。二是因为“九重”之名取自“九月初九”,两九重复,故名“九重米粿”,“九重米粿”既可敬奉妈祖,又可作为登高野游食品。

泛槎挂席 

莆地渔船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以保顺风。据说此俗也是来自妈祖。《天后显圣录》有载:天后欲渡江海,适逢舟中不备篷桨,船夫因风涛汹涌,不敢出行。天后说:“没有关系,可用草席代替它”。于是叫人把草席挂在桅杆的末端,帆挂起后船驶出海,既快速又平稳,有如凫鸥的浮影。后来因用草席,笨重不便,就改用布制,上插“天上圣母”三角旗以为代替,这是古代挂席改变而来的民俗。

尾晚元宵 

莆田的元宵节例自农历正月初九起,到十五名“元宵心”。但妈祖元宵节却延到农历正二十九。据说元宵时民间多用九龙灯游戏,元宵过后,龙灯必须火化让它升天,以保平安;如不火化,便成“孽龙”,危害生灵。但龙乃海中之王,谁能主持这一仪式呢?民间认为妈祖是海神,统领四海龙王,所以妈祖的元宵节定为下正月最后一天,以便让全县的龙灯集中起来统一烧掉,以免留下作乱,这就是妈祖元宵在月底习俗的由来。

装点“烛山” 

妈祖元宵节晚上,不论是大宫小庙,都要装点“烛山”。所谓“烛山”,即在天后宫的庙广场前,用铁或木头制成高低不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装上竹夹,以便插烛之用。这晚,信徒各献一对龙凤花烛,点燃后插上,于是远看似一座烛山,象征妈祖在海上显神光。事后,信徒自己记住点燃的位置,待龙烛烧到剰下一、二寸时,将火熄灭后带回家中继续点燃烧完,以示瑞兆临门,全年平安。

龙舟挂“圣母旗” 

端午节,莆田经常举行龙舟竞渡,它不同全国划龙船以纪念屈原的节日。莆田制作的龙舟上,必须插着挂有“天上圣母”的旗子,船上必须安放妈祖像。这是因为,龙为水中之王,而妈祖为海神。载着妈祖旗号和神像划龙舟,既可驱邪,又可保护龙舟平安,以免发生意外。

奇特祭品 

妈祖祭品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备用面粉制作的“水族朝圣”36盘,其中有鱼虾、蟹、蚌等36种。涵江霞徐新宫祭祀妈祖时,要挂天文图,造船图,排海螺壳。忠门港里祖祠祀时,要安放帆船模型。这些奇怪的祭品,都与海有关,所以说祭拜妈祖,实际上也是祭海。

签支诗句 

民间俗谓“跨进庙门两件事,烧香抽签问心事。”实际中国民间信仰乃“是融洽了佛道以及古老的许多传说信仰而成”。(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抽签仍是民间信仰的一个古老的成分。莆田许多妈祖庙都有保存签诗(59支),从签支诗文可分为五类:(1)出门、行人、书信;(2)风水、择居、坟地、迁居;  (3)婚姻、寿诞、生子、兴旺;(4)前途、禄位、求财、富贵、生意、诉讼;(5)探病、祸灾、病情、神明等等,均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碰到。

妈祖经文 

关于天后娘娘的经文,有一种叫做“观音大士说天妃娘娘经”,因元朝佛教甚行而流传至明代后期出现的经文。又明永乐七至十年(1374—1377)的“三教搜神记”里的经文是“太上老君说天妃经文”。近代南洋马来西亚流行的一种经文是“三字经”形式的,是清乾隆年间在南洋另行创建的经文。从许从宫庙留下有关妈祖经文内容来看,经文多这叙述妈祖生平事迹或神明法力,较少有严格的意义。只能在祭礼中进行一种诵念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和生命力。

总之,妈祖信仰是一种社会心理,是人们对妈祖这种海神(实际上是对妈祖其人)的敬仰、尊崇,或寄托某种愿望。随着社会心理的需要,信仰的内涵得到逐步发展和扩大。从宗教学方面,妈祖信仰属于民间信仰范畴,它兼有儒、佛、道、巫各方面的色彩。但又与宗教信仰不同,它基本上是属于自然神崇拜一类。妈祖信仰最精华最有生命力在民俗方面。很多民俗活动都来自仿效古人的习惯,或纪念古人的礼俗,或根据神话传说而产生,但经长期流传后,就赋予这些民俗以强烈的民族气息,丰富优美的文化内容,值得认真研究与挖掘。

(作者:佚名 编辑:林氏 信息来源:莆田文化网)
文章热词:妈祖 文化 中的 民间 俗例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