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林姓血缘亲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臺灣人口二千一百萬人,除高山族外,绝大部分是從大陸移居的,其中福建占80%。
    福建與臺灣僅一海之隔。從厦門到高雄相距306公里,福州至基隆才276公里,而平潭至新竹僅130公里左右。泉州人常說:“一流水就可到臺灣”。正是由于地缘密切,福建移民時間最早,數量也最多。
   據資料,臺灣族姓有1694種,其中陳、林、黄、李、吴、王、張、蔡、劉、楊,被列為十大姓。去年11月,世界林氏第五届懇親大會宣布,臺灣林姓有二百萬人。他們的根在福建(即使是從廣東、海南移居臺灣的林姓,逆其源,祖籍大都在福建。改革開放以來,臺灣林姓同胞來閏日多,除投資經商外,主要來尋根謁祖。他們分别属于“金紫忠義林”、“闕下林家”、“九牧林家”、“游洋林家”,也有屬于“陶江林氏”和“濂江林氏”等。跟其他各姓一樣,福建林氏移居臺灣的始于稱夷州之后,繼于管轄澎湖之時,盛于清代以來。所謂“盛”,是指大量移臺,先后有三大批:
    第一批,隨鄭成功渡海收復臺灣的。如林鳳,龍溪人。順治18年(1661年)隨鄭成功渡海收復臺灣,趕走荷蘭殖民者。平定后,率部在臺南曾文溪北屯田。后人為纪念他開發臺灣的功業,將其住地命名為“林鳳營”。再如林圮,同安人。早年投軍鄭成功麾下,后因屢立戰功,升為參軍。清順治18年,隨鄭成功東征,驅走荷夷,收復臺灣。鄭成功實行寓兵于農政策,他奉命到濁水溪畔一一雲林一帶墾荒,墾區延伸到水沙連(今南投埔里鎮),為開發臺灣立下了功勛。隨鄭成功渡臺的林姓后代,蕃衍生息,成為開發臺灣的主干。
    第二批,是施琅平臺、清廷在臺灣設立府縣之后,福建林姓渡臺的聚多、。如林石,平和人(屬“游洋林家”),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遷居臺灣霧峰,子孫昌盛,支派蕃衍成為巨族,稱“霧峰林家”。霧峰林家到清末民初林文察祖孫,達到頂峰。林文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卒后清同治皇帝贈太子少保街,準建專祠,赏騎都尉世職。林文察之子朝棟,自幼習武,襲世職后當了中軍統领。清光緒10年(1884年),法軍侵犯臺灣基隆,他從霧峰率鄉勇二千余人開抵臺北參加保衛臺灣的戰争,擊敗法軍,立下戰功。欽加二品街,赏戴花翎。臺灣建省,他擢任撫墾局局長,招撫山地同胞,成績卓著。清廷嘉其功,賜勁勇巴圖魯微號,命統領全臺營務。光緒14年又以軍功賞給黄馬褂。卒后光緒帝賜建林文察、林朝棟父子專祠“宫保第”。林朝棟第三子林祖密,初在臺灣經營產業,成為臺灣巨富。日本侵略者多次以高官厚禄相誘,均被他拒絕。1904年,他以奔父喪為名,舉家從臺灣遷居廈門鼓浪嶼。祖密回閩后投巨資開發漳州。1907年,慷慨捐五萬銀元賬濟漳州水灾灾民。他還積極支持孫中山领導的國民革命,在近代,是個知名人物。   
    又如林應寅,龍溪縣二十九都白石堡莆山社(今龍海縣角美鎮埔尾村)人。清乾隆41年(1776年)遷居臺灣淡水興直堡新莊,艱苦創業,讓子孫能立足臺灣。其子林平侯以經營米行鹽務獲厚利,擁資數十萬,即將資本投入土地開墾。嘉慶23年,他從新莊遷大嵙崁,“盡力農功,啟田鑿圳,歲入谷數萬石”,成為臺灣巨富。平侯有五子:國棟、國仁、國華、國英、國芳。分家時立為五號,叫做飲、水、本、思、源。  國華與國芳二人分號為本記和源記,因而合稱“林本源”,是日據時期臺灣首富。清咸豐三年(1853),國華、國芳兄弟從大嵙崁搬至臺北板橋。板橋一帶為漳籍人士聚居地,故有“板橋十三莊都是漳州人”之說。林本源一族非常興盛,其后人成名的有維讓、維源、維德、爾嘉、爾昌、景仁、熊征、熊祥、伯壽、衡道等。在《臺灣名人錄》上,他們都鼎鼎有名。位于臺北縣板橋鎮西北隅的林家花園,占地面積約五千坪(一坪等3.3平方米)。花園中有方鑒齋、來青閣、月波水榭、觀稼樓、定静庵等建築,更有大池、假山、隧洞等點綴其間,展示了龍溪莆山社、西溪、北溪、三叉河、中港、北港、南港等處的風光,一派故國情調,意在再現故國山水景物,臺灣輿論稱備至,稱它是“臺灣的阿房宫”,“臺灣與大陸血脉相連的明證。”
    再如晉江蚶江石壁(今屬石獅)林氏,屬九牧二房唐容州刺史、嶺南節度副使林藻的后裔,錦馬衍派,開基祖嘉寶公由桂林(西濱)分派,擇居該村。古代該地有玉山,故稱玉山林氏。玉山林氏遷臺人數極多,其先驅約在順治、康熙兩朝遷臺,正是郭成功收復臺灣前后。雍正、乾隆、嘉慶三朝,渡臺最盛。遷臺族人盡管分散在鹿港、彰化、淡水、臺北、基隆、滬尾、鹽水和鳳山等許多地方,但他們和大陸祖家一直保持着密切聯系。清光緒間、民初甲寅歲,兩地族人兩次聯合修譜。筆者見到玉山林氏保存的14册舊譜,它忠實地記錄了族人遷臺實况。玉山林的字行是:“宏際式正士,文章華國器”。從宏字的父革到國字革連續十代人遷臺。據實錄,族人遷臺的:宏字父輩有奕升等4人;宏字輩有宏好等13人。際字革有際祚等47人;式字革有式願等110人;正字革有正論等134人;士字輩有士權等143人;文字革有文勇等199人;章字革有章飯等167人;華字輩有華梨等97人;國字革有國和等2人。一個村有連續十代916人的遷臺,確實是一個典型的範例。
    石壁的附近是蚶江,存個林鑾渡,距臺灣鹿港很近。鹿港與蚶江對口通航,蚶江成為對臺交通中心。晉江人由此渡臺的特别多。除石壁外,西濱、溝西、蓮埭、三林等村的林氏族人大都由此渡臺。蚶江林姓稱“錦江林氏”,蓮埭林姓稱“蓮江林氏”,這兩村遷臺的也甚多,他們主要居住在鹿港和淡水,也有移往彰化、鳳山等地的。這兩村的族譜保存完善,記載也詳實,有據可查,這里不赘述。
    在清代,遷臺人數確實非常可觀,他們的后代蕃衍昌盛,人數是幾何級地增長。筆者曾幫高雄一位宗親尋根,其六世祖于清乾隆初(約1736年)遷臺,歷260年,傳九世,人口已近个人。二百六十年前一人渡臺,而今蕃衍成千人。臺灣林氏號稱二百萬人,絕對不是夸大。
    第三批,1949年國民黨遷臺時有130萬人隨遷,除中原和蘇浙諸省人外,福建人往臺的不少(相當一部分是被抓丁强迫往臺的)。這些人,都知道祖籍地。
    閩臺關系密切,其原因是族同根、文化同源、閩南話為臺灣民間通用語、民俗相同。福建的春節、元宵、土地公起辰、花朝日、清明節、媽祖節、浴佛節、端午節、開公節、半年補節、觀音升天日、七夕節、盂蘭會、大普渡、中秋節、立冬節、冬至節、尾牙節和除夕,臺灣都列為民間節日。臺灣的孔子廟、開元寺、天后宫、龍山寺、關帝廟、祖師宫等,都是仿效福建的古建築而建成的。原福建移民信奉的諸神,也隨遷入臺。值得提及的是:由于閩臺姓氏文化源流密切,改革開放以來,臺胞來閩尋根謁祖、探本逆源的成為熱點。下邊筆者憑自己接觸到的列出八例作為佐證:
    一、持宗譜來尋根。1985年,臺灣雲林縣兩位林姓宗親持着宗譜來閩尋根。他們先到惠安九龍岗閩林始祖禄公墓前,邊看宗譜邊看墓陵,高興得連聲大喊:“没錯,没錯,找到祖墓了!”在拜謁閩林始祖之后,再去祖籍地尋訪宗親。
    二、從尋祖墓入手來尋根。臺北市東山堂林氏,祖籍安溪虎丘,六世祖渡臺后没機會回祖家,臨終交代子孫,祖籍地尚有祖墓,並講清了祖墓特征。1989年,柬山堂董事長林忠義親自組團來安溪,如願地在虎丘找到祖墓,從而查詢到同支派的宗親,重修了祖墓。第二年,又組團來虎丘,續修祖媽墓,並興建宗祠。嗣后,每年都派人來掃墓。敬祖睦族之情,令人敬佩。   
    三、憑祖籍地都名來尋根。臺北市臺胞林中,高祖式齊公遷臺,傳四世為其父,名殊明,生子都幼殤。他向祖宗發願,如讓他有后代,必令他們回祖籍建宗祠。林中奮斗有成后,牢記乃父的夙願。1988年,其長子華隆來北京接洽商務。林中再三囑咐其子一定回福建尋根。華隆僅知祖居地在晉江二十三都。怎樣才能找到祖居地呢?他從上海南下時就一再查詢。到廈門時幸遇一位石獅人,才知道廿三都轄有蚶江、蓮埭、石壁等村。他先去蓮埭没有結果,即轉向石壁。在老人協會的幫助下,終于查到渡臺始祖式齊公的宗支。隨即轉達了乃父捐資建宗祠的盛舉。經一番努力,宗祠落成時,林中親自組團來石壁主持宗祠落成典禮。1993年,又帶小兒子華新回故園謁祖,拜會宗親,其用意是讓子孫都知道並熱爱祖居地。
    四、委托丈陸同胞代為尋根。1991年7月,泉州陳、林兩位青年來訪。陳姓青年自稱其父在臺灣,受林慶同先生之托,請人幫其尋根。說完遞上一紙條,上面寫道:“六世祖凱公,原籍晉江縣南門外二十三都,清乾隆初與族親汀公往臺,住臺南縣頭港仔,1789年卒,享年64歲。渡臺后傳九世,子孫住臺南”。據說這位臺胞為了搞清祖源,已多次托人,但歷時三年毫無結果。筆者感念這位臺胞尋根之切,從搞清廿三都入手,得知該都林姓聚居點有蚶江、蓮埭、石壁等村,先走訪了石壁。在宗親的協助下,分工翻開十四本宗譜,終于查到了正凱于乾隆初往臺,宗叔式汀也同時往臺。  即寫復信,並寄去譜牒抄件。慶同宗長接信后,立即派其侄來查證。翌年7月,他帶夫人來石壁尋根謁祖。他對筆者能在短期内幫他尋到根、來祖居地時又受宗親盛情接待,非常滿意,到處宣揚大陸同胞的骨肉情。
    五、來電話委托尋根。1992年4月3日,高雄市林湘津先生來電話稱:曾祖林强早年從赤嶺遷臺,委托代為尋根。筆者去安溪赤嶺查詢林氏宗親。遗憾的是,該村宗譜于六十年代被燒毁,殘存的只有速祖淵源資料。筆者雖盡力將其祖源整理抄寄。但湘津宗親想搞清的是:曾祖林强的父祖是誰?屬域個房份?這里需提一筆,宗譜在過去被視為封建遗物殘渣。直到1984年,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聯合下文,才解除了禁錮。該文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遗產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着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学、民族學、民俗学……及地方史資料。”“隨着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許多在大陸的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思鄉之情日趨濃烈。他們也亟需要利用家譜來尋找自己的血缘關系”。  因此,在加强對臺聯絡的同時,加强對家譜的收藏、保管和運用,確實非常必要。
    六、來函委托尋根。1993年3月19日,臺灣雲林縣東勢鄉林信正來函說:“敝人之祖先世德公,原居晉江縣十四都高湖鄉,其第四子高璋公(列錦馬廿七世)遷臺,在雲林縣臺西鄉溪頂村定居。請以世德以上的譜牒宗支賜教”。筆者幫其查資料:開基高湖鄉的乃錦馬十八世岱端,傳六世,其后裔先后徒居晉江鸛頭、四石柱、羊角山、巴厝和泉州西門。現在的高湖村全部為洪姓居民。復函時,隨寄岱端支派譜系資料,滿足了他尋查祖源的渴望。
    七、組團來閩尋根。世界林氏宗親總會監事長林阿仁,祖革元成公一百多年前遷臺,一直没機會與祖居地聯系。1993年4月,阿仁宗長帶團來泉州,出席晉安郡王禄公石坊揭碑典禮之后,提出協助尋根的要求。唯一纜索是:元成公渡臺前居同安縣仁德里十二都崎圳。“仁德里十二都”位于  里?“崎圳鄉”是否保持原名?數年前一直難倒了代為尋根的人。筆者應邀陪同,先后去林姓聚居的馬巷田邊和潘涂村訪問,前者属十一都,后者屬九都。十二都在哪里?當時没人知曉。代表團苦于歸程已定,委托筆者代勞。筆者走訪了集美區委宣傳部和灌口鎮辦公室,終于弄清了仁德里轄孫厝、英埭頭、珩山等數十村,而十二都則位于灌口附近。循着這個方位,終于找到崎圳。原來崎圳林氏是從賈園分派而來,他們的共祖是九牧八房雷州刺史邁公。信息傳往臺后,阿仁宗長于是年八月廿七日親率族人到崎圳謁祖,完了元成公的夙願。
    八、利用出席國際會議之機聯絡尋根。高雄林姓的一支是從金門列嶼入遷的,而列嶼林的根在大陸,近祖為勤公,居同安馬巷田邊;遠祖為唐晉江令翹公,開基晉江馬平。1992年11月初,他們出席在新加坡召開的世界林氏第四届懇親大會。代表們在報道時就向菲律賓代表團詢問:有祖籍晉江馬平的宗親代表出席嗎?當晚,在宴會大廳,旅菲六蘭堂名譽會長林光蟾把筆者請去,向臺灣高雄林氏宗親代表講述馬平分派同安龍田,龍田又分派金門列嶼的播遷歷史。宗親們聽后連連點頭贊許。時從列嶼旅居新力口坡和文萊國的宗親在座(文莱甲必丹林德甫也在座),宗親們非常高興,特别親切,當場索贈宗譜。筆者將隨帶的《九牧二房.錦馬大宗譜》奉贈。他們視為至寶,連聲感謝,稱贊說:畢竟是祖家來的,才有這樣珍貴的原始資料,到處加以宣揚。結果,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的林氏宗親代表都來聯誼。當他們拿到《林氏堂號源流》之后,都親切地握手,連聲道謝!整個會議期間,中國林氏宗親代表團特别受到敬重。   
    以上僅是筆者接觸到的事例,如果擴大到各族姓,收集泉州大市、漳州、福州以至全省各地近十年臺胞來閩尋根謁祖的動人事迹,更能雄辯地說明,對外開放政策的落實,掀起了臺胞來閩的尋根熱。
    “閩臺一家”,不是閩人自己鼓吹的,而是千百萬臺胞用尋根謁祖的實際行動鑄寫出來的。
    筆者由于事務繁忙,故成稿時間匆促,疏漏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希社會賢達斧正。   
(作者:林树丹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不详)
文章热词:闽台 血缘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