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夫成名的林普晴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人說林则徐后輩親戚中,最有成就的可數他的女婿沈葆楨。這話不無根據。
    沈葆楨生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進士,官至雨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做過許多有益于國計民生的事,死后被清廷追贈為太子太保,入祀賢良祠,謐文肅,受到后人追思。沈氏名聞天下始于清咸豐六年秋廣信之役,而此役的勝利得力于其妻林普晴和同鄉好友饒廷選,可謂同道相成。一個人,不論做什么事,總得有親朋摯友相幫,否則很難成功。就中,如果有個賢慧妻子,助其一臂之力,更能有力地促事業成功。人們爱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好女人。追話一點不假,沈葆楨正是這樣。
    林普晴,系我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次女,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農歷八月十五日即中秋節那一天。史載,林則徐于清嘉庚二十五年四月奉命帶其妻子鄭氏到浙江出任杭嘉湖道道臺。第二年秋,則徐得知其父林賓日在家病重,特請假回家省親,他帶着懷孕的妻子一同登卓上路向故里福州進發。當年陸路交通不甚方便,卓馬通不過的地方要靠行船,一路可謂辛苦。當船只行駛到建州(今福建建陽)時,鄭氏在船上生下一女嬰。他們帶着女孩回到福州家里。賓日眼见兒子林則徐、媳婦鄭氏在回家的半路退添了一孫女,自是高興非常。“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病好了一大半。他得知孫女出生時是中秋夜晚,那可是銀河燦爛,明月如晝普照環宇之時,觸景生情,為之取名“普晴”。稍長讓她學習詩書琴晝。普晴天性聰敏,一學就會,更贏得一家人的喜爱。從各方面記載看,普晴長得如花似玉,“面如滿月”,既有外表美,又多才多藝,人見人爱。
    昔晴的婚事是林則徐定的。原來沈葆楨未出仕的時候,曾經在林則徐的幕府里當文書。他寫得一手好字,辦事又認真,林則徐很喜歡他。是年農歷除夕,熱鬧非常,人們都在準備過年時,則徐交代他起草一份文件,趕在新年開始時發出去。沈葆楨究竟是個年青人,爱熱鬧,眼看過年在即,心里癢癢的,對文件稿只是草草應付了事。林则徐看了文件草稿,甚不滿意,即把沈葆楨唤到案前,嚴肅地指出,該文件草稿字迹潦草,文句欠通顺等,要他拿去連夜加班改寫。葆楨原想争些時間好去玩,此時只好打消玩的念頭,以公務為重,重新寫成的一份文件稿呈于则徐的公案前。则徐看后甚感滿意,大加稱贊。  于是與妻子鄭氏商量將次女普晴許配給葆楨為妻。
    普晴外秀内刚,處事果斷,平時協助丈夫辦了許多有益于民粟、有益于國家的事。福州民間流傳許多關于林普晴的傳說,其中助夫成名的事,則廣為傳頌。
    原來,沈葆楨于清咸豐六年(1856)署江西廣信府知府。當年的廣信府,相當于今天上饒市所管轄的地區,地處江西省的東北部。時上頭詔江西督學侍郎廉兆綸典信防。侍郎赴廣信郡属之河口勸民輸餉,並着沈葆楨也跟着去河口。葆楨稍加交待后就走了,一去就幾天。就在沈葆楨離開郡城后,太平天國楊辅清率太平军萬余隶自吉安出發,很快破新城、滬溪、金溪,農歷八月初速陷貴溪、弋陽,逼近廣信,一路上勢如破竹,清單節節败溃,廣信府城危在旦夕。
    面對如此危急局面,普晴不是驚慌失措,而是保持鎮静,沉着應付。為了防止萬一,她“盡遣其子女僕婢歸”,自己則“堅留以俟”葆楨。當時郡城内外谣言四起,或說沈太守已避福建崇安去了。可林普晴心中有數,她認為夫君绝不是那號人,不會丢弃民聚不管。她堅定地回答說:“吾夫子不出此地也。”果然,她的話刚講完,人报沈知府單騎從外地歸來。人們的情緒很快安定了下來。
    林普晴安定了人心,保住了廣信。緊接着,她鼓勵官吏和兵士堅守府城,親自為守城的兵士們洗衣、燒飯,鼓舞士氣,“親執爨以搞師”,“士感泣争奮”;是她,積極争取時間請來救兵,她刺破指頭以血作書,向自己和夫君的同鄉好友、驻守在浙江玉山的饒廷選求援。饒廷選接林普晴的血書后,以救援為急,以友誼為重,來不及向上請示即率手下的漳勇奔赴廣信。内外配合,經過七戰,特别是經過了八月十五日的一戰,破長圍,廣信轉危為安,軍民歌慶更生。這一天是普晴的生日紀念,對她說來有雙慶之喜。
    關于這次反圍攻的勝利,曾國藩曾向清廷上了沈葆楨夫婦守城狀,謂:軍興有年,郡縣望風逃渍,惟沈某能獨伸大義于天下。清廷下詔論功行贪,沈葆楨以軍功升為四品京堂,林普晴亦受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林普晴是我國近代一位了不起的女子,被譽為巾幗英雄。
   (本文作者: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林其泉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成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