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商巨子林文镜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桥商巨子林文镜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激励广大闽商发挥敢拼会赢、奋发有为精神的“闽商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近日揭晓,融侨集团董事长林文镜先生获此殊荣。
    逆境成才
    林文镜于1928年3月19日出生在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7岁时离开家乡赴南洋与父母亲团聚。17岁时父亲去世,还未成年的他被迫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从跑单帮开始,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
    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林文镜已先后办起了20多家企业,涉及食品业、纺织业、水泥业、地产业、采矿业、航运业。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林文镜的个人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富而思源
    林文镜曾动情地说:“邓小平是我的恩人。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我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回来报效祖国。我能帮助家乡脱贫致富,靠的就是邓小平说的那句话:‘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你问我为家乡捐了多少钱?哪有儿子孝顺母亲还要记账的。”
    成为富豪后林文镜并没有只顾自己享乐,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有人曾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文镜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
    牺牲小我
    在返乡探亲又回到东南亚后,林文镜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将海外的主要产业交给合伙人,只身回到老家——福清,帮助家乡脱贫致富。林文镜深知将产业托付给合伙人的后果很可能血本无归,但他觉得一心不能两用,家乡的富裕重过个人的发财。他毅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   
    从那时开始,林文镜一次又一次将个人发财的机会拱手让出,原因只有一个:没有时间和精力。因为他想集中所有的时间与精力,为家乡创造更多致富机会。其实,身为海外巨商的林文镜非常清楚,这些千载难逢的机会,无疑会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但是,他却说:家乡的富裕比我个人发财更重要。   
  为了家乡,林文镜一次又一次牺牲了富贵双全的机会。其所在侨居国的总统,曾以内阁部长的高位邀他回去,他也拒绝了。他说:此生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让我的家乡不再贫穷。造福一方
    林文镜回乡后,先拿出巨资清除了溪头河河底的淤泥。改造完溪头河,林文镜又将目光投向了虎溪。虎溪,是福清重要的一条江河,因不断被四周垃圾吞袭,有的地方河床窄得像一条线,雨稍大些立马就闹起水患。
    为了改造虎溪,林文镜和时任福清市委书记练知轩一起,套上大雨鞋,对虎溪做沿途考察。练知轩后来回忆道:“第一次就沿河走了18公里,后来还分别在雨期、枯水期、丰水期,先后对虎溪做过徒步实地考察。我记得,最苦的是雨季,风大,撑不住伞,到处是泥
路、污水,深一脚,浅一脚,有的地方是垃圾坑,雨一来,一脚踩下去,就陷到了大腿。最苦的是有一次三月初去,乍暖还寒。加上细雨突至,很快湿了个透,风一吹,直冷到骨头里。一天下来,我担心文镜大哥身体受不了,劝大哥保重,大哥哈哈一笑,说‘你放心好,家乡没建好,老天不会让我走’。”
    林文镜还捐资改造虎溪靠近县城的十八公里河道。他指挥着建设者拓宽河面,清尽淤泥,在河底铺上石板,两边砌上护坡。考虑到虎溪水流缓慢,为增强水的负氧离子,也为了使虎溪有波有浪,林文镜匠心独运,在虎溪河道上设计了十八阶梯级,远远望去虎溪一波接着一波,流水潺潺,甚是悦人。前些年,新加坡和台湾的一批水利专家来福清考察,看到鹭飞燕啼的虎溪,在得知是林文镜设计后,问他:
“你是学水利出身的吧?哪个大学毕业?”林文镜笑着说:“爱乡大学毕业的。”来人不解,继续问:“这个大学在哪里?”林文镜指指脚下的土地,说:“就在这!”

   “招商大使”
    桥商巨子林文镜林文镜力主千方百计引进外资企业,发展地方经济。他协助福清政府联合创办“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独资创办“洪宽工业村”,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力,吸引大量外商、台商投资福清。
    那段时间,林文镜自掏腰包当“福清招商大使”,穿梭于世界各地,向人们介绍福清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回报前景,邀请客商到福清投资兴业,其中仅台湾他就去了100多次,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一个台湾工商考察团到福清去。在林文镜的精神感召下,很快就有80多位台商前往福清投资办厂,这其中包括现在年产值超过90亿美元的冠捷电子等大型企业。
    如今,位于林文镜老家溪头村的洪宽工业村拥有企业125家,80%是台资企业,以生产机电、铝合金、家具、食品、雨具等轻工产品为主,80%产品外销,2009年工业村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拥有现代化的公园、医院、学校、老人院,被称做“中国第一村”。
    完成大我
    林文镜成功了! 1987年他回到福清帮助家乡脱贫致富时,家乡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3亿元,到2004年福清仅工业产值就达650亿元。最让林文镜自豪的是,在他的发现与打造下,世界级大港——江阴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营运中心——江阴国际运转中心、海峡两岸共用重工业基地——江阴工业集中区,不但给福清带来强大的发展后劲,还将给海峡两岸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果说,昔日陈嘉庚自己毁家办学,向人们证实了华侨的捐赠可以造福家乡;那么,今日林文镜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则向世人展示了华侨不但可以捐赠家乡公益事业,还可以帮助家乡整体开发、改天换地,华侨可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乡情不改
    忆及回乡创业二十多载,令林文镜感到欣喜与快慰的是看到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融侨地产的脚步迈得很快,不仅“开启”了福州城市的“闽江时代”,更是将“城市运营商”的步伐迈向了重庆、西安、武汉等国内其他城市。
    2010年12月26日是福清撤县建市二十周年,福清人饮水思源,感谢23年前回到家乡与他们并肩战斗,为撤县建市立下功勋的林文镜先生。八十多岁的林文镜激情满怀地说:“我是家乡的儿子,儿子为母亲做什么事都是应当的”。他还说道:“我要感谢历届福清市委、市政府,坚定地信任华侨,让我有了报效家乡的平台;我也要感谢林绍良先生,1987年他委托我组织南洋工商考察团,作为团长的我率团回乡,这次故乡之行让我找到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的方法。(转自《福建老年报》2012年6月21日周刊)
    人物名片
    林文镜(1928年~),印度尼西亚企业家,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祖籍福清市。1965年他开办了华仁谊有限公司,后来发展成林氏集团,涉及面粉、水泥等产业。1987年开始在福清和中国大陆其他区域投资。1989年成立于福州的融侨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外商投资企业。在2012胡润中国外来富豪榜中:东南亚的外来首富林文镜,财富250亿元,排名第四。
(作者:比干文研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巨子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