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鸟石林”源流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烏石林”即“浯江林”,建基于南宋景定初年(1261年左右),地處浯江入海口,是一盆地,東西寬7公里,南北長6公里,總面積約42平方公里,分頂、下烏石,人口二萬多人。
    烏石林之源
    烏石林氏始祖林安,乃唐林慎思后裔,宋龍圖閣學士林安上四世孫,世居福州長樂。林安于南宋景定年間,由長樂后市村徙居漳浦縣柬關外七都浯江保西徑坊,為烏石一世祖。二世林進,溯浯江而上,開拓繁衍于海雲山下,為紀念祖地福州烏石山,把聚居地稱為烏石。
    三世惠英,字國賢,有七子:仙隱、仁益、義益、道益、德成、文祖、文杰。仙隱兄弟列四世。
    四世開四宗
    惠英長子仙隱分居苑上;次子仁益分居潭仔頭;三子義益分居豪林(大林);四子道益、六子文祖分居運頭;五子德成移居廣東;七子文杰守西徑。后裔分成苑上、烏石、大林、運頭四宗,這是“四世開四宗”的由來。“烏石”本是浯江林姓四宗之一,后來“烏石林”成為浯江林姓的總稱,烏石宗祖祠“海雲家廟”設在烏石,俗稱“烏石大廳”。
    苑上宗  仙隱字汝聰,生六子:應宗、應舉、應材、仲冉、原有、文真。五房原有字仲享,號質庵,生二子:濟保、真應。濟保號十三官,生子名走,字迪榮,號嘉惠,后裔傳衍苑上頂厝、下周。六世真應字添福,號十五官,生六子:光、顯、贊陽、輝、燦、二仔。長、二、四、六后裔俱無考,三房贊陽字時雍,號銘軒,后裔傳苑上下園仔、頂下角、埔仔樓、頂大厝、芹山、溪頭、下周、竹仔林、后田,又分衍寧德縣霍童鎮等地。五房燦字時耀,號恂庵,生二子:祥、旭,祥字元禎,號稼叟,生四子:廷臣、廷文、廷舉、廷鸞,后裔衍居苑上新厝尾、社中央、祖厝邊、芹山,分衍坂頂、萬安、下尖、埔尾寨、下周、西崎頭、竹仔林、白沙仔、后田。再由芹山分派石獅、廣東惠來、普寧、海豐、惠州等處。
    九世廷臣字敬侯,號雲峰,嘉靖十三年(1534)歲貢,授廣東惠州府長樂訓導,生三子:松懋、德懋、功懋。后裔衍居苑上祖厝邊。德懋隨功懋遷居“頂烏石”,后裔衍居坂頂村。功懋字以謙,號竹溪,嘉靖十一年(1512)進士初授廣東東莞知縣,遷四川按察副使、廣西按察使等職,在“頂烏石”建萬安樓,為“萬安”林之由來。生二子:士宏、士弼。士弼后裔衍居萬安、下尖、下周等村。
    士宏字仁甫,號中峰,萬歷八年(1580)進士,授承天知府。
    十四世守讓字仲和,后裔居埔仔樓、頂大厝,分衍芹山等處。
    十七世维喬字松甫,號鶴栖,守讓孫。乾隆二十五年(1760)舉人,參與编修《漳州府志》。
    烏石宗  四世仁益字汝亨,號嘉齋;由西徑遷居烏石潭仔頭,生三子:佛成、佛信、佛壽。長子佛成傳烏石北邊,稱“北房”,次子佛信遷居廣東海豐,三子佛壽傳烏石南邊,稱“南房”。
    五世佛成字允功,號梅軒,為烏石北房始祖。子椿,孫普昱,曾孫柔興。柔興列八世字敦碩,號直庵,生二子。長子竦分衍前厝;次子苗,分衍后厝。
    前厝稱“探花派”,祖諱竦,字廷瞻,號忍庵,生子名烽字世明,號省庵。烽生七子:维禎、維翰、维參、维則、士章、士範、士角。長子維禎傳石厝村,稱為“大房大”。次子维翰后裔居溪邊(慎修)樓,后裔遷居石厝村。三子维參、四子维則居岩下,后裔遷居下周、后田。五子士章,嘉靖三十八年(1559)探花及第,歷任兩京國子監祭酒,以南京禮部尚書致仕,首建石碼市街。長子汝詔,萬歷十四年進士,授吏部郎中、廣東兵備道副使;次子汝諧,三子汝志,后裔居漳浦縣城尚書府及龍溪縣。
    十五世紹祖字衣德,號丹麓,士章玄孫,康熙三十六年(1697)進士,康熙三十九年與林登虎主修《漳浦縣志》。孫凝崇字智侯,雍正元年(1723)舉人,授廣東高明知縣。
    后厝稱“春齋派”,祖名諱苗,字廷謐,號謹翁,列九世,生子名渤,字世澤,號廓庵,生二子:楚、柱。楚字德春,號春齋,嘉靖三十七年(1558)舉人,授廣東雷州通判。在烏石提倡各村辦學。萬歷八年(1580)主持第三次修建烏石大廳,規模達到閩南一流水平。德春生三子:長子汝咸,居晏海樓、岩下。次子汝涣,居下周、竹仔林、白沙仔、埔尾寨、龜湖、齿前等處。三子汝漸,居下坂等處。
   烏石南房祖名佛寺,字允仁,號松軒,生四子,長子麟、次子受、三子忠,戍湖廣,無遗。四子聰,字仕敏,號亮庵,早逝,妻陳氏寡守二子,撫養長大,后裔登科顯貴,嘉靖年間奏賜“旌表貞義”匾額,世稱“貞義媽”。長子普玄,字敬德,號介庵,鄉飲大賓,正统十三年(1448)建烏石大廳。生五子:寅、信、宏、環、震。林聰次子普淋,字敬資,號直齋,早逝,遺子斌,叔普玄視如親生,撫育長大,與親生五子并為六房:大房公寅,居潭仔頭,后裔分衍南埔園、打山、山鄭、新厝、頂園、大廳邊南邊、北邊、大學、牛運堀、學頂、下溪、橋頭墟、石牛尾、后壟、前厝、后厝、大火鼎、石陂、馬刈、束埭、下東埭、下尾山、過田仔等村。二房公信,遷居荷芽(今屬赤土鄉),后裔分派大辦頭、三甲寮、過溪、過溪樓、下樓仔、下瓷窑、城仔埔、烏兜、坑里、瓦仔、上柳等村,三房公斌,传衍西雄、东埔等;四房公宏,传衍大油甘等;五房公环,传衍深水坑、县城麦仔市等;六房公震,传衍三凤厅、桥头墟、后埔边、溪尾、东行、西坂、邱厝、山兜、大厢、深水坑及县城尚书府、军营顶等。
。知名人物有:十世策公,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授江西按察司僉事;十三世顒公,十世成纲公,嘉靖二十二年举人,授广东香山知县;十世一初公,嘉靖十九年单人;一阳公,嘉靖十三年举人,授济南府通判;一新公,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云南佥事。三兄弟美称‘三凤齐鸣’。”
,順治十五年(1638)進士,授江西德化知縣。十四世琛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授内閣中書,琛侄孫開鎬,乾隆十年(1745)進士。
    大林宗  四世義益字汝芳,號矩齋,居豪林,生三子:纯一、純陽、纯德,后裔衍居大林、西崎頭等村。五世元真號誠齋,洪武五年(1372)舉人,授開封府洧川縣教諭,升國子監助教。生六子,元配生四子:龍升、禹升、忠升、興升、居大林,分衍西崎頭;妾生二子,移居南
京。十一世規字彦執,移居廣東海豐烏石港曲衡村,生四子:蘭、芬、芹、蓉。孫八人,侄孫七人俱衍居烏石港一帶。
    運頭宗  四世文祖字汝宗,號雲溪,居衍運頭(原地名顏厝),分衍下周、西崎頭、甲仔等村。六世永春,永樂二年(1404)歲貢,授雲南楚雄府定遠知縣。十一世士嵩字卿甫,號瑞堂,永春六世孫,太學生,授鳳陽縣主簿,升寧波府經歷。隆慶三年(1569)回鄉倡建慶雲樓,門額石刻尚存。十三世孚尹字希請,萬歷四十年(1612)武舉。
    渡臺舆臺裔尋根
    烏石林族人渡臺的頗多。改革開放  以來臺胞陸續來祖居地尋根認祖。1988年11月,臺灣省臺中縣真生醫院院長林瑶棋回大陸,他是青龍公后裔,到烏石大廳認祖。1991年8月,為浯江中學(長春中學前身)捐助“青龍公獎學基會”。培養祖居地人才。1992年5月,捐巨資建烏石天后殿,并親自參加奠基儀式。此后,又陸續回祖居地,關心家鄉經濟、文化的建設。1997年6月在厦門主辦“閩臺媽祖文化研討會”,以烏石天后為主題,并到烏石參觀。林瑶棋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1991年10月,臺灣省南投縣商界巨子林瑞國經多番努力,終于在金浦烏石找到祖居地。1992年8月,捐巨資投建烏石天后宫正殿。1994年12月,天后宫正殿落成,林瑞國和林瑶棋回鄉參加剪彩典禮,同時又再捐巨资建設長春中學。1995年10月,長春中學落成,林瑞國回鄉參加剪彩儀式。他熱愛故鄉,無私奉獻,深受人們的尊敬和贊揚。
    近來,衍居外地的烏石林氏紛紛回鄉認祖,為祖居地的經濟、文化建設作出很大的貢獻。
(作者:林祥瑞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漳浦 石林 源流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