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祖祠
时间:2014/04/30 7:29:38点击数:次 总张数:5张 作者:佚名 收藏 投它一票
5 张,当前第 1上一张 | 下一张 幻灯播放
九牧祖祠
九牧祖祠
1 / 5
   九牧祖祠位于莆田市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乌石古属仁德里澄渚村,为唐九牧林氏发祥地。
    据史籍载:唐天宝间,太子詹事林披自北螺村迁居澄渚。林披勤政爱民,志尚高洁。辞官归里后,专心兴学育才,以诗礼传家。披生苇、藻、着、荐、晔、蕴、蒙、迈、蔗,九子俱贤。藻、蕴九兄弟或擢明经,或登进士第,俱官刺史,学问、人品闻于九州岛,后裔子孙播迁海内外,世称“九牧林家”。
    林披与其兄林韬(阙下林祖)、其弟林昌(游洋一雾峰林祖)去世后合葬“澄渚后垄之原”,即在今祖祠东北部坡地处。三墓并列,坐癸向丁,窀穸相连,故名“三台拱曜”。墓南原有《睦州刺史府君神道碑铭》,铭文为林蕴所撰,唐敬宗宝历年间立。
    九牧祖祠原为唐九牧派下奉祀披公之墓祠。明万历38(16l0)年前埭房知府林鸣盛、材行房知府林及祖主持重建,并绘睦州(披公)及其九子像于其中。清同治十二年(l873),韬、披、昌后裔三房合心捐资追祀万宠,兼祀韬、昌。祠门前矗立清代重修祖祠碑记(今存)。祖祠历经百年沧桑,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濒临圮坏。1986年乌石族人与莆林热心人士发起重修,得到广东宗亲的鼎力赞助,199。年修复。
    祖祠坐北朝南,宽20米,进深工6米,建筑面积32。平方米,祠门与东侧里社门毗连并立,硬山顶燕尾翅脊。祠貌古朴端严,为明代建筑形制。祠门上方匾额题祠名“九牧祖祠”,两旁楹联为:“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廷魁”。(按:“五廷魁”指元、明、清三代九牧裔出了五个状元:即元至元状元林济孙(仙游籍)、元至正状元林亨(仙游籍)、明永乐状元林环(莆田籍)、明嘉靖状元林大钦(潮州籍)、清道光状元林召棠(广东吴川籍)。堂上高悬主匾题为:“澄溪毓庆”。堂中有万宠、韬、披、昌及九牧昆仲列祖画像。厅堂左右上方各悬挂“状元”、“探花”牌匾。厅墙上镶嵌巨幅林氏《族范》(明刑部尚书林俊撰)以及九牧后裔林默(妈祖)、林环、林文(探花)、林俊、林润(铁面御史)、林兆恩(三教主)等列代名贤传略竖匾。
    祠堂內今存书题“乌山”(正面)、“种槐”(背面)椭圆形碑刻(高77厘米、宽60厘米、厚8厘米),碑为青石质,行楷阴刻,正面下方刻五言绝句一首,诗云:“乌石开灵境,白云护草庐。径中松菊在,解组赋归欤”.落款为“端州”。
    祖祠内现存一方唐代大石砚,砚长9l厘米,宽54厘米。石砚刻工粗放,古朴大方。砚边沿开有水沟,砚池中雕刻一只小龟。砚侧有一出水孔。据史载:晋江名士欧阳詹自泉山诣莆,初与藻蕴肄业于灵岩精庐,后于福平书堂,与藻、蕴兄弟共同研读,此石砚为他们共用的文房四宝之一。今置于澄渚乌石祖祠內,乃唐代原物。
    祖祠前有一口千年古井,泉水清冽,井台下方有墨池号“螃蟹迎湫”。井旁今存一石碑,上书“砚泉”二字,落款亦为“端州”。旁边还有一宋代石盂,题款:“宋天圣间丙寅林穆之造”。
    乌山诗碑、唐代大石砚,砚泉墨池,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为唐九牧林家遗存的珍贵文物。
    祖祠东侧原为乌石里社,现奉祀天后林默娘。
    九牧祖祠以其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而闻名于世,世人美其名曰“丹凤之穴,应龙之潭”。
    祖祠附近有梯云斋,为唐贞元间观察使李琦在澄渚兴学时所创办之八闽首所公学。至宋代澄渚书堂和梯云斋皆废,后由林蕴九世孙林安中于南宋建炎改元之冬重建,林洵美、林仲仁等才美学硕之士则“自著书说”讲授于书斋中,澄渚文教之风复盛。
    祖祠西五里有唐九牧墓,九丘并列作龟体,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唐代古墓葬。“大跃进”年代遭毁,现仅存墓址,附属建筑有积翠庵、放生池。
    新近,莆林九牧祠董事会,规划重建规模宏大的“九牧陵园”,以供海內外族亲瞻仰拜谒,寄托追本溯源之思。
 本文转载自寻根网www.xungen.so,原文地址:http://www.xungen.so/Html/?4061.html
相关图集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九牧祖祠]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