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先行者林朝素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頃刻渾忘鬢發斑,月圓燈火滿人寰。
    卅年多少倚阊泪,會向春風渡玉山。”
    1984年元宵節,中央電视臺播映的電视片《闹花燈》中,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正在書寫並吟誦懷念在臺灣的兒子的詩作,墨迹清秀,韵味悠長,其真摯的感情令人動容,她就是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畏、全國婦聯副主席雷潔瓊稱為“女子教育的先行者”、泉州政協委員林朝素女士。
    一、泉州早期的女子教育家和婦女運動活動家
    林朝素女士,1900年誕生于福建省東海之濱的晉江永寧鎮。其父林登賓.清末貢生,受宗師林紆的影響思想開明,冲破“男尊女卑”封建禮教的束縛,公開在他創辦的“行實小學”中兼收女生。1910年,十歲的林朝素便是女生之一,而林紆的譯著《茶花女》,成了她的啟蒙讀物。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林女士有幸受到二十世紀初葉先進思想的熏陶,進而萌生了追求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
    1916年,刚畢業的林女士懷着提高僑鄉婦女文化的理想,協助父親創辦了晉江第一所女子学校一一兢新女學。命名“兢新”,即希望“男女平等,兢赴新潮”。林女士深入附近四鄉,挨户宣傳女子受教育的必要。首届招生即達三十多人。林女士任教員,她大膽改革教學内容,廢弃陳腐的封建八股,代之以國文、常識、算術、音樂和手工勞作等新課程,按程度分班復式教學。這些明顯優于舊書塾的新事物受到普遍歡迎。次年四鄉五里的女子都來入學,學生猛增至60多人,學校辦得很有生氣。泉州開明紳士許卓然、秦望山視察后大加贊揚,乃慷慨捐资,倡導華僑捐建校舍。在當地華僑僑属支持下,建起數間正規教室,生數增至百人,從此,在永寧一帶,婦女讀書,蔚然成風。
    “五四”運動之后,感應着新思潮新氣息,出任女校校長的林女士,致力于把女校辦成宣傳婦女解放的中心。她聘請具有先進思想的女青年劉瑜壁任教師.公演以反對封建禮教為内容的新興的“文明戲”。劉女士着男装、戴墨鏡,粘小胡子上臺演出,在二十年代初,這種敢于由女性占领舞臺、宣傳男女平等的行為,震動了僑鄉.也為泉州地區的話劇發展史寫下了開篇第一頁,    .
    1922年,為追求“新知識、新思潮”.林女士考入集美女師。在陳嘉庚校主“救亡圖存,匹夫有责”的爱國精誠感召下,不僅學到了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也建立了靳的人生觀。她在1925年女師刊物《女子教育》上發表文章,表示自己的理想是“畢業后把我所有的學識,盡量化作吾鄉一般婦女的指迷.幾革無知兒童的先導”,以便“振興教育,移化習俗”。就在這一年,“五卅”慘案震動了神州大地,具有愛國傳統的集美校園也掀起反帝爱國的学運浪潮。  罷課、示威、講演,張貼標語,這一切使林女士興奮不已。學校停課兩個月,林女士與女友盧文理等組成“晉江宣傳隊”,奔赴故鄉永寧,在兢新女校師生協助下深入各村,連續七夜,“講述五卅慘案之事實”,號召民泉認清“國與民之關系”、“勿用仇貨”,各村聽聚“同情憤激,至有太息垂泪者”。梅林村“各船户當場誓不運載仇貨”。适份被保存在集美檔案室中的1925年出版的《集美周刊》中的原始記錄,成為今天《泉州婦女運動史》的早期的寶貴歷史资料。
    1927年,林朝素畢業並留任集美小學。但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她謝绝母校續聘,回到陷于經濟困境的兢新女校。為挽救女校,她不顧世俗議論,以一個未婚女子,會同女友王清理,毅然奔赴菲律賓,踏遍椰島,歷時一年,在永寧爱國華僑支持下,募得兩萬多元,返回永寧重建濒于倒閉的女校。朝素女士的心胸膽識,深受旅菲泉邑同鄉會的青年詩人、書法家李根香的傾心爱慕.1928年,永寧兢新女校校舍的落成儀式,同時也是他倆的隆重的結婚典禮。之后,朝素女士先后任兢新女校校長達24年,培養了成千名僑鄉青年婦女,晉江著名華僑女活動家鄭衍藩就是其中之一。
    1940年,兢新女學校舍被日寇炸毁,朝素女士仍然堅持在偏僻的農村或沿海小學任校長。辦婦女夜校,開展掃盲活動,在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情况下,默默地把心血知識獻給農村教育事業。抗日戰争中,她在斗南村紫南小學積極主持開展多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村中有各種抗日救亡的漫畫和標語,唱抗日歌,演活报劇,舉辦講演會,為前織獻金獻米,自編的活報劇退取得南郊各小學比赛第一名。五十年代,林女士被聘為“泉州第四中學”語文教師,1957年,在泉州培元中學退休。八十年代,朝素女士以八十高龄,仍充滿活力,從1980—90年,連續被選為泉州市政協委員、退是“泉州市女三胞委名譽主席”、致公黨黨員和退休教師協會顧問。由于她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和她的兒孫三代多人從事教育事業超過百年,199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世家”光榮稱號。
    二、為祖國的和平统一大業作貢獻
    作為教育家,林朝素教子有方。家境再清貧,也要節衣縮食,讓三個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今,他們都是兩岸高等學府的教授、副教授。1948年,一個秋風蕭瑟的夜晚,林朝素在泉州古渡頭為刚考入臺灣大學的17歲長子李亦園送行,楊柳依依,母子相約一年后回鄉探望,想不到海峡風濤,人為藩籬,别后40年,只能相見在夢中。  李亦園不負母望,刻苦自勵,臺大畢業后又留學美國哈佛大學,成為國際知名學者。  然而遲歸的游子夢縈魂牽,無時不在懷念故鄉的山河和慈母的深恩。五十年代,朝素女士喜獲長子從臺灣輾轉寄來的一首诗:“想眺望故鄉的山崗,我登上了阿里山,只見到雲海茫茫,雲海茫茫;想尋覓故鄉的小溪.我沿着淡水河到海濱.只隔着一片汪洋,一片汪洋。啊,阿里山,我要用你去填平大海,讓母親見到孩子,讓孩子見到親娘。”親切樸實,却蘊含着真摯的親子之爱,舐櫝之情,兒子是娘的心頭肉。40年來,飽嘗了夫離子别痛楚的母親,同樣時刻關心着兒子的成長和建樹,如今長子李亦圆,已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按:中研院院士相當于大陸的中科院學部委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首任院長,這是臺灣最高學術榮譽職稱。
    1982年,國際學術會議《现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在香港召開,海峽兩岸學術界上層人士聚首一堂,大陸代表團正副團長為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费孝通和雷潔瓊兩教授,臺灣的首席代表就是李亦園教授,他們都作了論文报告。會后,费孝通受當時尚被禁止回大陸探親的李亦園之托,親往泉州尋訪林朝素女士。當慈母接到费老捎來的照片和家書,如見親兒,悲喜交集,思緒激蕩。這40的思兒泪,頓時凝集成一首動人的歌吟《元霄前接在臺親人家書感赋》:
  “乍通鴻雁慰平生,酬却回頭夢里情。
    一掬盈盈思母泪,幾回款款唤兒聲。
    卅年生死倚閭痛,數字家書釋得平?
    何日河山歸一統,離人長聚月長明。”
    這首浸透着離人血泪的詩,除被攝入中央電視臺上述鏡頭外,還被《了望·海外版》、《中華诗詞》、《每周文摘》、《泉州晚报》、《温陵鄉訊》等报刊雜志刊用。
    1988年,泉州市政協和社會賢達,依家鄉習俗為女子教育家林朝素女士舉行晉九十大壽慶典,林女士的長媳劉時莼女士特地從臺灣趕來代表李亦園參加。泉州市领導石兆彬、傅圆圆、鄭炳山、吴金釵等200多名親友前來祝壽。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雷潔瓊,臺灣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臺大教授胡佛、楊國樞、著名畫家何懷碩夫婦、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等,送來親筆賀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费孝通親筆賀詩曰:“鲤城懿德早喧闐,况復難能母子賢。桃燕華堂籌九十,春風兩岸弟三千。神龍飛舞弦歌盛,雛鳳新聲教澤傳。故國車書期一統,萱幃祝嘏喜聯翩。”
    林女士與夫君李根香是集美學校的同學。李氏自1926年南渡菲島執教鞭凡36载,多才多藝。詩歌、書法、篆刻、攝影,均為世所重。泉州“刺桐吟杜為其出版詩集《春蔬樓吟草》。集中以直抒海外游子客地鄉思的篇章最動人心旌。“江城日日咽悲笳,更值春來苦憶家。一樹刺桐红似火,窗前偏著故園花。”李根香先生一生羈旅海外.1962年在菲與世畏辭。1990年,李亦園捧慈父骨灰,千里迢迢歸葬故里泉州賜恩山麓。镌聯于塋前曰“春來故土蔬又绿.根在馨園蕊自香”,實現了李氏“落葉歸根,長眠故園”的願望。正如朝素女士所撰楹聯:“去年骸骨歸來長眠故國,今日吟草行世了却遣情。”
    1993年7月24日,林朝素女士走完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安詳地離開人世。泉州市委常委傅圆圆、副市長薛祖亮、原副市長廖博厚、華僑大學校長陳覺萬以及各界人士500多人.共同悼念适位可敬的老“園丁”。送來花圈、挽聯和挽幛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费孝通、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全國臺聯會長張克輝、泉州市委書記陳营官、副書記丘廣鐘、市長林大穆;臺灣方面的有中央研究院院長吴大猷、清華大學校長李家同。以及美、港、臺的教授学者張光直、許倬雲、毛高文、沈君山、胡佛、孫震、劉兆玄等。《福建僑報》在题為《教育世家的榮耀》中寫道:“海峽兩岸許多科研機構和眾多學者共同來悼念一位女教師,在泉州歷史上是绝無僅有的。”
  (本文作者: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作者:李少园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