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亲情是一条割不断的纽带”

时间:2010年11月11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伟功8年前曾赴台举办闽台族谱展,并亲自为连战先生详细解说连氏族谱。此次得知连战要回乡祭祖,他高兴地说:“血缘亲情是一条割不断的纽带”

在台湾为连战解释族谱

  连战此次“福建祖地行”。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携家人首次回到漳州寻根祭祖。他说:“寻根祭祖是连家多少代人的心愿,以前一方面是由于山川相隔,同时也因为时局,所以 很久以来连姓子弟都不能完成这个心愿。今天米到这里,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对于连战先生这份殷殷念祖情结,林伟功深有感受。1998年11月底,林伟功作为福建专家组组长参与组织了五十部姓氏族谱赴台举办”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其中包括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由于闽台两地特殊的血缘亲缘关系,台湾民众姓氏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源于福建,族谱展吸引了六万多人前去参观,从连战到一般的社会大众,尽管各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却有着一样强烈的寻根渴望,台湾的多家媒体都予以专题报道。
  当时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林伟功回忆说,开幕当天,时任“副总统”的连战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展馆细细观看,当看到连氏族谱时,他非常高兴,主动表示自己家中也有一份族谱,希望能比对一下。作为福建族谱专家的林伟功则负责为连战解释。林伟功向连战介绍:“从族谱可以看出,连氏一族始在中原,系春秋战国时齐国大夫连称的后裔,从山西上党发族,故称‘上党连氏’,繁衍全国。连战系闽南龙海马崎岐山连氏始祖连佛保的后裔,是赴台定居的连兴位的九世孙。”连战很关切这份族谱的来源,林伟功说明来自漳州后,他很开心地说“我家就是从漳州迁来台湾的,我家在马崎。”后来,林伟功还配合办展单位将一份连氏族谱的影印本送给连战便于他进行比对,连战收到后极为高兴。

新近搜集到连横在闽办报史迹

  作为福建著名史志、谱牒研究学者,林伟功从事这项姓氏、文化源流工作已有20余年,在闽台关系史、中日关系史、船政史、姓氏文化源流及福州名人、孙中山研究、海峡两岸林森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特别是自台湾举办族谱展回来后,他更是全面关注研究连氏家谱,作为专家的他这几年还对连氏家谱进行多次论证和梳理。
  听说连战这次要回祖籍地祭祖,林伟功就想着能否收集到更多连家在闽履痕史迹,整理后送给连战。连战的祖父连横先生曾是著名的新闻记者,于是他决定侧重收集连横先生的新闻作品,为此,林伟功多次到北京、南京去寻找线索,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人大图书馆、中国社科院资料中心、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浩如烟海的老报纸和资料中不懈地查阅以及上网搜寻,不久前他除复制了连横先生于1914年申请恢复国籍的全部文书外,还终于在国家图书馆里找到了连横先生任主笔期间的两份《鹭江报》,并在上面发现了连横报道福州的12篇新闻作品。
  在林伟功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他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连战祖父连横104年前主撰的12篇福州新闻,这12篇新闻分别刊载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初一和十一日的《鹭江报》上。据林伟功考证,1902年8月,连横跨海来到福州参加乡试,因在《策论》考试中写了不少维新变法的主张,而未考中举人。然而,连横先生的报国之心却未因此泯灭。于是,他转赴厦门在《鹭江报》担任主笔,决心以办报开化民智。自《马关条约》签订割台后,连横更加感时忧国,因此他以“东海弃民”为笔名在《鹭江报》上撰写时事评论。他为《鹭江报》成为当时闽南地区较有影响的一份报纸作出了贡献。连横先生的这份拳拳报国心也令林伟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一次次深受感动。

期待有机会将史料送交连战

  在不断收集充实连氏家族史料的同时,林伟功还参与了《连横研究文选》一书的编审工作,该书共收集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二十多篇论文共20多万字,目前这本书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林伟功原本希望借连战回闽祭祖归宗之良机,将自己新近收集到的连氏家族史料作为寻根之旅的礼物赠送给连战先生,但由于各种因素,此次未能实现。林伟功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将连氏家族史料及研究成果送交连战先生,让他对祖籍地福建多增添一分记忆。”
  问及族谱研究的意义,林伟功说,诚如八年前连战先生在闽台族谱展上致词所言:“族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所在,中国人以族谱建立起世系代代相传的家族人伦和宗支繁衍的脉络,这对国族的团结影响很大,也使人不忘本”。连战的这番肺腑之言,林伟功一直铭记在心,他认为族谱中流淌的血缘亲情是一条割不断纽带,对海内外华夏儿女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将起到极大的感召作用。在对连战福建祖地行倍加赞赏的同时,林伟功也深感血缘亲缘的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自己当会不断地努力。

  (侨报 2006年4月20日)
  (责任编辑 陈新)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福建林氏委员会官网)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